而此刻的叶纨纨呢,实际上她自己的脸色相当差。只见她面色苍白,双唇紧抿,眼神之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不安。不过,当她恰巧瞧见妹妹正安静地坐在那里时,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温暖的情感。于是,她三步并作两步地快步上前,一把紧紧地抱住妹妹,就像是生怕会失去这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一样。紧接着,她又迅速地将妹妹的小脸轻柔地埋进自己那柔软的怀中,动作之快让人几乎来不及反应。如此一来,妹妹自然也就无法瞧见她此时那难看到极点的脸色究竟是怎样一番模样了。
就在这时,叶纨纨稍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整理思绪,又好像是在犹豫要不要告诉妹妹接下来这个消息。终于,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妹妹啊,你可知晓这次礼部的吴大人亲自莅临咱们家到底所为何事吗?”
听到姐姐这么问,叶小鸾不禁摇了摇头,眨巴着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脸茫然地回答道:“我不知道呀!难道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吗?姐姐快别卖关子啦,快给我讲讲吧!”
“此次吴大人前来拜访,乃是受徐大人之托,专为那张致远向咱们家来说亲的。要说起这事的缘由呐,那可得从前些日子讲起啦。当时爹娘得知了你对张致远心生爱慕之情,便亲自前往徐大人家中,厚着脸皮替你前去求亲。徐大人倒是个通情达理之人,他先询问过张致远本人的意思之后,这才委托吴大人来到咱们家里登门说亲哩。”
“哎呀!竟然当真如此吗?可二姐尚未寻得婆家呢,爹爹妈妈怎么会这般着急地为我去求亲呀?再者说了,连姐姐您都还未曾嫁人呢。”
“傻丫头,别管那么多啦,你只消告诉我,你到底喜不喜欢那张致远嘛!”
只见叶小鸾红着脸,娇羞地点了点头,应道:“喜欢呀。”话音未落,她似乎意识到自己回应得太过迅速,脸上的红晕愈发浓重起来,索性将头深埋进叶纨纨的怀里,再也不肯露出来了。
望着妹妹这般羞涩而又可爱的模样,叶纨纨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温暖。尤其是当听到妹妹毫不犹豫地承认喜欢张致远时,她能真切地感受到妹妹内心的喜悦与幸福。这份快乐仿佛具有感染力一般,使得叶纨纨一直以来深藏心底的痛苦和难过,在此刻竟也稍稍得到了些许慰藉。于是,她伸出手来,轻轻地抚摸着妹妹柔顺的秀发,满含宠溺地说道:“既然喜欢那就再好不过啦,姐姐这就去告知父母,定要让他们应允下这门亲事。”说着,叶纨纨站起身来,朝着父母所在的客厅走去。
当叶纨纨缓缓地走到门口时,她停下脚步,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轻轻地抬起手,开始揉搓起自己那略显苍白的脸颊来。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自己的面色看起来不那么糟糕,至少不要让人一眼就看出她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终于,叶纨纨鼓起勇气推开了屋门。屋内一片寂静,只有她的父母默默地坐在那里,似乎正在等待着什么。叶纨纨看着他们沉默的身影,心中不禁一紧,但还是硬着头皮走上前去,轻声喊道:“爹,娘。”
听到女儿的声音,叶绍袁和沈宜修同时抬起头来,目光落在了叶纨纨身上。叶纨纨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便把叶小鸾的想法一五一十地道了出来。原来,叶小鸾一直钟情于张好古,而这件事情直到现在才被大家知晓。
听完叶纨纨的话,叶绍袁和沈宜修对视了一眼,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表情。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能知道三女儿心中所属之人,总比一无所知要好得多。而且,如果能够成全这段姻缘,不仅可以给徐光启、张好古一个满意的答复,还能让自家女儿得到幸福,可谓是一举两得。
尽管眼前的这个女儿并非原先的那个女儿,但在叶绍袁和沈宜修的眼中,她们都是自己的心肝宝贝。既然事已至此,或许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将错就错,索性把这门亲事当作是为三女儿而定下的。如此一来,既能避免更多的麻烦和误会,又能成就一段美好的佳话。想到这里,叶绍袁微微点了点头。
而张好古这边呢,当他得知叶家已经应允了提亲之后,便立刻着手忙碌起来。然而,张好古对这些繁杂的礼节可谓一窍不通,但好在有徐光启这位博学多才、经验丰富之人相助。虽说如今徐光启已贵为内阁大学士,且现任礼部尚书乃是吴宗达,但徐光启依旧兼任着户部尚书一职。毕竟他出身于礼部,对于各种礼节流程自然是熟稔于心。
只见徐光启提笔挥毫,不一会儿功夫就为张好古列出了一份详细的礼单。这份礼单之上,将所需准备的礼品一一罗列:首先得有一对体态优美的大雁,象征着夫妻之间忠贞不渝;接着还需一对身姿矫健的梅花鹿,寓意吉祥如意;再加上一对温顺可爱的羊儿,代表和和美美的生活;此外还有一对鲜活肥美的鲤鱼,期望未来日子能够年年有余;至于茶叶嘛,则要选取上好的品种若干,以表敬意与诚意;好酒更是不能少,足足要有四坛陈年佳酿方可;当然啦,布匹也得多备一些,色彩斑斓、质地优良为佳;肉脯则得选那肉质鲜嫩、味道醇厚的若干份;五谷杂粮也得来上一堆,象征着衣食无忧;最后还要准备一对上等的人参,以及各式各样新鲜可口的瓜果等等。
虽说每一样礼品的数量不需要太多,但种类着实繁多。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张好古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派遣手下众人分头行动,务必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将所有物品都搜罗齐全。一时间,合府上上下下都忙成了一团,人人皆如脚底生风一般,四处奔波寻找着清单上所列之物。
实际上,按照常规来说,真的没有必要准备如此之多的礼物。然而,徐光启对于他的这位小弟子却是格外上心,一心想要将礼节方面做到尽善尽美、毫无疏漏之处。凡是应该有的礼物,一样都不能少;而那些极为稀有的物件儿,即便费尽心思,也一定要设法弄到,务必使其出现在礼单之中。
而且,徐光启心里很清楚,他的这个小弟子家境殷实,根本就不缺钱花。因此,在操办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丝毫不用担心会过于奢华浪费。毕竟,这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尤其是考虑到张好古的双亲此刻仍然居住在济南,而自己现今负责主持弟子的婚事,那自然是要力求让一切都变得完美无缺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