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内,县令王大人正翻看书院山长送来的信。信中,山长婉转提到周青强迫李志制造“投石罐”,以及可能对地方治安构成的隐患。
王大人看完信,眉头紧皱。他一边摸着胡子,一边低声道:“这周青的事,我不是不知道,可这江安县里,他手下人多,背后还和府城的某些大人物有关系。轻易动他,恐怕会惹祸上身……”
这时,师爷凑过来低声说道:“大人,这事确实棘手。但若不插手,书院那边恐怕会对您有意见。而且,若这所谓的‘投石罐’真能威胁治安,咱们坐视不管,恐怕也难以向上头交代。”
“难办啊!”王大人叹了一口气,“这周青又不是第一次横行乡里了,可每次都能找人保他。如今若是动他,咱们得先想好对策。”
师爷低头沉思片刻,小声提议道:“不如这样,大人以调查为由,先将书院那两名工匠带到衙门问话。这既能表示对书院的重视,又不至于立即激怒周青。等探明了投石罐的真相,再决定如何处置。”
王大人点了点头:“就按你说的办。来人,立刻派捕快去书院,把那两名工匠带到县衙!”
与此同时,书院小院内,李志正忙着“改良”地火罐,而王书一则在一旁捧着一本书,愁眉苦脸地看着。
“李兄,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王书一放下书,低声说道,“你说县令真的会出面帮我们吗?万一他跟周青是一伙的,咱俩岂不是自投罗网?”
李志闻言,放下手中的工具,拍了拍王书一的肩膀:“王兄,担心是没用的。现在局势对我们来说本就险象环生,咱们只能见招拆招。再说了,县令和周青就算有点瓜葛,他也不会明目张胆地偏袒,否则书院那边不会善罢甘休。”
“可是……”王书一还想说什么,却被李志打断了:“别可是了!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多想想怎么让咱们的‘地火罐’显得更真。咱们得在县令面前立住脚,否则就真没机会了!”
话音刚落,院外突然传来捕快的喊声:“李志、王书一,可在院中?奉县令之命,速速前往县衙问话!”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一丝不安。李志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说道:“既然来了,咱们就得硬着头皮上。走吧,看看这县令究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县衙内,王大人端坐堂上,目光在李志和王书一身上扫过,语气不急不缓:“你二人便是书院中制造投石罐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