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那是条人命啊……”沈璃神情挣扎。
“沈妹妹别怕。”李恒扶她坐下又道:“大理寺的做派你不是不清楚,一旦顾长安深究下去,不仅会危及本宫,又会有多少忠良之士要被扣上结党贪污的罪名啊。”
沈璃看他在面前走来走去就知道他内心有多慌了。
“你忍心看到那些饱学之士家破人亡吗?”李恒继续道:“能救他们的只有你,顾长安也只会听你的。”
沈璃看着他大义凛然的模样心里只有不屑,表面上却还附和着:“那我回去试试吧。”
“沈妹妹,你果然是最懂本宫的人,本宫离了你可怎么办呢。”李恒面露喜色。
沈璃看着他如此明显的喜怒变化,心说自己曾经还是太年轻了,连这点招数也没识破。
“既然刘凌是殿下门下,殿下此时便不宜过多走动,只有您稳得住陛下才更不会疑您。”她道。
李恒连连点头:“妹妹放心,本宫什么都不做,只等你消息。”
“臣妇必不负殿下所托。”沈璃端端正正的行了一礼。
李恒听到她这自称心里仿佛被刺了一下,但来不及多言,告别后便匆匆离去。
沈璃看着李恒走出去的背影,脑中浮现出的是上一世她长跪殿外求他放过顾长安的场景。
那夜雪很大,他站在台阶上俯视着她,声音冷厉更胜冰雪。
“如今刀在朕手,岂有你们的活路?”
记忆中的画面逐渐和眼前那背影重叠在一起于她眼前交织出一条清晰的前路。
李恒,你可知此时那把能断送人性命的刀握在谁的手里呢?
沈母萧百灵下午才回府,得知女儿回来立刻吩咐厨房操办晚饭,自己则是拉着沈璃和沈悦在自己房里说话。
沈璃性子沉稳话不多,但出身将门的沈母则是个爽利人,沈悦性子随母亲,母女三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沈璃听她们说。
这次与以往也没什么不同,但沈璃的心境却全然不同了,她听着母亲和妹妹说着话,手里剥着由甘南道送京的甜桔,只觉岁月静好有了具象的场景。
“璃儿,一会儿见着你爹你可要好好说他,染了风寒不在家里好好歇两日,还一天到晚的忙着政务和给太子讲学,这把老骨头还要不要。”
沈母接过沈璃递过去的桔子,边吃边道:“他还是最听你的话,你说他一定管用。”
“好。”沈璃将另一半桔子给了沈悦。
时任礼部尚书的沈自在如今四十出头,体态端正、眉目疏朗,一把好胡子更是为其加分不少,是本朝出名的美男子,不过更加出名的还是他刚直的性情。
饭桌上,才听了沈母的话他便急了:“刘凌被抓,东宫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我怎能在此时休朝弃太子不顾,休要再劝……咳咳……”
“沈自在,你再给我吼一声试试?”沈母瞪起了眼睛:“你怎么不知好歹呢。”
沈自在气势弱了三分,声音也低了下去:“我知道夫人在意我,只是此时断断不能修养,不过是风寒而已,还至于要了为夫的性命。”
沈母见他犯了轴便看向沈璃,沈悦也是如此。
“爹,您此时上朝能为太子做些什么呢?”沈璃缓缓开口。
“如今尚在查证,我等做不了什么,但总要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