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紫禁城
崇祯此时是红光满面,看着几个回京回京复命的重臣笑道:“几位爱卿一路辛苦,赐座。”
看着宦官也搬来椅子,杨嗣昌、卢象升二人哪敢真坐,只把半个屁股放在椅子上。一副小孩上课的模样,不敢有多余的动作。
高起乾浅笑道:“我是皇上的家奴,站着就好。”
崇祯也不在意,看了一眼身后太监。
王承恩会议,拿出两份圣旨读了起来。
升杨嗣昌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卢象升任宣大总督,加兵部尚书衔。
二人起身谢礼后,崇祯又问起其他武将的封赏。
卢象升直言道:“海南卫指挥使王成,斩杀闯军数万,应大行封赏。”
听卢象升如此夸赞王成,崇祯看向更为信任的杨嗣昌。
杨嗣昌以王成年轻,要是过多封赏,以后难以驾驭。王成先前私自出兵安南,应当赏罚分明才是。
这正说到崇祯心里去了,以王成的功劳封爵也不在话下,只是王成现在二十不到,以后的封赏那是个难事。再者要是封爵了,又要花费多少。
见崇祯不再提及王成,君臣几人又识趣的,讨论起其他人员的封赏……
对于王成封赏,崇祯也拿不定主意。待二人走后,崇祯又问询起高起乾。
高起乾自是把崇祯看的透。先是说了王成的功绩,但王成几次胜仗,全是运气使然。王成持功自傲……就是崇祯哪不喜欢往哪说……
王成一直待在定军山,官军也是送走一波又一波。
在川陕一带,王成以每户给银十两代价,招收无地可种的流民,前往雷州、钦州一带耕种。
近卫旅则是打着招收流民的幌子,秘密寻找李自成的下落。将近一个月,也没有李自成一点信息,王成也只得放弃。
好在刘芳亮同意投降王成,这也算给王成一点安慰。大牛虽是身手了得,更适合战场厮杀,哪有赛赵云的刘芳亮有排面。刘芳亮也没有大牛显眼,更适合护卫工作。
按历史大致走向,大明刚消停一点,北方的鞑子又要扣关了。皇太极不愧是一代枭雄,有着长远的战略眼光,不断的将大明拖入战争的泥窝。
除了人祸,更多的还是天灾,纵观整个华夏史,出现了四次冰河时期。这四次小冰河,相对应的就是王朝更替。
第一次是商末周初时期;第二次是东汉末年;第三次是唐末到宋初;第四次是明末清初。
以王成现在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改变历史走向。但王成的到来就是一个变数,他这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鞑子再次扣关,卢象升将会战死巨鹿。王成知道这件事会发生,就不会任由不管。
再三考虑。王成让虎子、杨国荣二人,带着近卫一团提前在巨鹿埋伏,就算不能改变战局,也不能让鞑子来去自如。
沐天波三次派人,让王成到保宁府,王成也只得先前往保宁府。
保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