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酒酣耳热之际。
曹操笑意盈盈,旋即步入正题,目光诚挚地望着黄忠:“汉升啊,今日与君相逢,实乃操之大幸。君在荆州之英勇事迹,如雷贯耳,操倾慕已久。”
黄忠谦逊地摆了摆手,缓缓抬首,看向曹操:“曹公过奖,黄某不过是刘表帐下一名小小护卫罢了。”
此时的黄忠,虽已微醺,然眼神中仍透着一抹清明。
曹操设宴相邀所为何事,他心中自是知晓。
经方才一番交流,他对曹操的成见已然消散了许多。
在黄忠看来,世间传闻曹操奸诈多疑、冷酷无情。
恐怕是三人成虎之谣传。
黄忠觉得,曹操实乃是坦诚直率、重情重义的豪杰之士。
黄忠面带微笑,直视曹操,缓缓开口道:“曹公,黄某敬重您乃当世英雄,然您今日这般盛情款待,究竟所图何事?曹公大业,似也不差黄某这把老骨头吧?”
曹操搁下酒杯,语重心长地说道:“汉升,此言差矣。君岂是什么老卒,分明是久经沙场、勇冠三军的绝世猛将。”
“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操之宏图大业,正需将军这般英雄助力,方能早日功成。”
“刘表有眼无珠,竟让将军明珠蒙尘,实乃昏聩之极。”
黄忠苦笑着摇了摇头:“曹公莫要再夸赞黄某,黄某已年迈力衰,恐难担大任,有负曹公厚望。”
“将军怎可如此自谦!”曹操连忙反驳,不悦道:“将军正值盛年,勇力岂在年龄?昔日廉颇八十仍能挂帅出征,威震诸侯。”
“操在此向将军承诺,若将军愿追随于我,操必委以重任,令将军统率精锐之师,纵横沙场,再不必受那被人轻贱、充作炮灰之辱。”
曹操这番话,就有点掏心掏肺了。
黄忠要说不动心,那是假的。
但是,就这几句话就想让黄忠纳头就拜,那也是不可能的。
典韦紧接着瓮声说道:“黄将军,俺嘴笨,不会说漂亮话,但俺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只要将军真心辅佐主公,主公定不会亏待您。”
“若有人敢欺辱将军,俺定当为将军讨回公道,哪怕刀山火海,亦在所不辞。”
典韦的一番赤诚言语,令黄忠不禁为之动容。
只是他心中仍有些纠结,一时难以决断。
黄忠抬眼,目光中满是感激:“多谢典将军仗义执言,黄某一生最重情义,刘表对我有知遇之恩,尚未报答,实难……”
“将军忠义,操甚为钦佩。”曹操打断了黄忠的话,轻叹一声,缓缓道:“然刘表若真惜才,怎会如此待君?君为其出生入死,却遭弃若敝履。”
“操愿为将军提供一展身手之广阔天地,使将军得偿抱负,你我携手共创太平盛世,此岂不为大忠大义之举?”
黄忠闻之,心中顿起波澜。
试问,哪个男儿没有一颗救济苍生的壮志雄心?
只是自家儿子黄叙身患重病,久医未愈,令他终日忧心忡忡,无暇他顾。
曹操见状,暗自叹息,无奈之下,只得使出最后的底牌。
这张底牌,曹操本来不想现在拿出来。
他怕落得个挟恩图报的名声。
但现在见黄忠还是不肯松口,曹操被逼无奈了。
曹操继而说道:“操闻将军之子黄叙自幼染疾,久治不愈,不知对否?”
黄忠一听曹操此言,心中顿时一惊。
那一直以来为儿子病情,而紧锁的眉头也微微颤动。
片刻之后。
黄忠方才缓过神来,声音略带颤抖地道:“曹公,此乃黄某之家事,您怎会……”
曹操微微抬手,示意黄忠先莫要激动,缓声道:“汉升,天下英才之事,皆在操之挂念之中。君之困境,操岂会不知?”
“操亦有所耳闻,将军欲寻神医华佗医治。但我敢断言,华佗虽为神医,可令公子之病,他恐怕也无能为力。”
曹操这话绝非信口胡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