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的话,把荀彧等人给吓到了。
不问出身,只问贤能?
开什么玩笑?
这样干的话,那岂不是要打破大汉沿袭了数百年来的世家举荐制度?
如此荒唐之举,那些世家大族会同意吗?
荀彧眼睛微眯,若 有所思地朝郭嘉望去。
他想要知道,这位自己一力举荐的至交好友,为何今日要做这惊人之举。
难不成?
荀彧心神一动,转而又悄悄瞥了一眼曹操。
只见曹操依然眼眉低垂,似乎对此事并没感到有多惊讶。
顿时,荀彧心里猛地一沉,似有所悟。
但是,身为曹操阵营的首席世家代表,有些话荀彧还必须得说。
荀彧目光凉凉地掠过郭嘉,上前一步,抱拳道:“主公,臣并非反对招贤纳士,然若全然不问出身,此事断不可行!”
“哦?文若何出此言?”曹操抬眸,眼中带着一抹探究之色。
他心中暗忖,今日且看荀彧如何说辞。
若为私利,他必斥之。
若为公利,他则劝之。
荀彧面容肃然,沉声道:“主公,自高祖起,我朝选官皆依察举之制,举孝廉之法传承已久,此乃维系天下士族之心、稳固朝纲之根基所在。”
“今若贸然颁布招贤令,不论出身,无疑将打破数百年来之成规,世家大族之利益势必受损。”
“我等皆出身世家,深知其势力错综复杂,一旦其利益被触动,恐会招致世家之怨愤,进而联合各方势力对抗主公。”
“主公如今虽威名赫赫,然欲稳朝堂、安民心,仍需世家之力支持。”
“况且,如今陛下已移驾许都,我等自当遵循汉制,沿用旧法选拔人才,此为稳妥之策,望主公明鉴。”
郭嘉心中暗自苦笑,知晓今日此举,将彻底得罪荀彧,亦会成为士族之众矢之的。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
今日之事,已成大势所趋。
郭嘉神色冷峻,几步跨出与荀彧并肩,拱手朗声道:“文若兄此言差矣。嘉以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独为天下士族之天下。”
“若主公之志与天下人心相悖,大业根基方才会动摇。”
“至于遵循汉制一说,实乃荒谬。昔日燕昭王为雪齐国之耻,欲广纳贤才,遂筑黄金台,引得各国贤才纷至沓来,燕国因此强盛,终报大仇成就霸业。”
“主公之格局远胜燕昭王,值此乱世,正应效仿先贤,颁布招贤令,以彰主公求贤若渴之诚意与囊括四海之雄心。”
“有才之士皆盼明主,见主公如此胸襟,必如江河汇海般来投。”
“彼时主公帐下人才济济,何愁大业不成?又何惧区区世家?”
“区区士族,相较天下众人,不过如涓涓细流之于浩瀚沧海,何来动摇根基之说?”
此时,颍川大族代表陈群猛地起身,对着郭嘉厉声喝道:“奉孝,我朝以孝治天下,孝廉之士经多年培育,其德行操守皆有迹可循。”
“若贸然变更选才之法,恐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者骤登高位,于主公大业稳固无益。”
曹操闻此,脸色微沉,却依旧未发一言。
程昱见机,缓缓踱步至陈群身前,下巴微扬,冷冷道:“长文,我亦非世家出身,照你这般说法,莫不是将我也归入那良莠不齐、有碍主公大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