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踱步至大厅中心,朝汉帝躬身,拱手道:“禀陛下,自从陛下迁都许昌以来,天下无不四海归心,众英雄豪杰争相来投。”
“如今有黄忠、张绣、太史慈、贾诩、刘晔、满宠等良将贤臣,忠心归附朝廷,此实乃我大汉之幸。”
“臣恳请陛下对他们封官重用,以安其心,使其能为朝廷忠心效力。”
言罢,荀彧再对曹操微一拱手,“也请曹司空大人,予以明察!”
曹操手捋短须,含笑点头,“文若所言极是,此众人皆有大才,当予以重用。”
说完,曹操目光看向刘协,点了点头。
刘协见状,只得说道:“那依荀爱卿之见,当如何封赏诸人?”
荀彧目光看向朝笏,缓缓说道:“臣以为,黄忠勇猛善战,可授征东将军之职。”
“张绣虽出身西凉,但念其迷途知返,可授其偏将军之职。”
“太史慈武艺高强,可授其为征北将军之职。”
“贾诩智谋过人,可授其为留府长史之职。”
“刘晔兵谋韬略出众,可授其授为别部司马之职。”
“满宠精通律法,刚正不阿,可授其为司隶校尉之职。”
“……
有关这些人的封赏,他跟曹操提前都商量好了。
曹操微笑颔首,目光看向刘协,说道:“陛下,文若此议甚妥,老臣恳请陛下恩准。”
刘协脸上强扯出一丝笑意,点头道:“就依曹爱卿所请,准奏。”
“谢陛下!”
荀彧拱手拜谢。
“臣叩谢陛下隆恩,臣定不负陛下、曹司空重托,忠心报效朝廷,万死不辞。”
“臣叩谢陛下隆恩……”
黄忠等人依次出列谢恩。
“众爱卿免礼……”
刘协抬手虚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酸楚之意。
这些人,他也看出来均是猛将良才。
但是,都不能为他所用啊!
曹操微笑看着阶下众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从今往后,有了这些人的助力,他的大业必将更加一帆风顺。
荀彧依然伫立在厅中,继续禀道:“陛下,微臣最近收到消息,陛下移驾之后,长安关中之地战火纷飞,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今有尚书郎钟繇,此人才能卓异超群,且赤心向国,忠肝义胆。”
“臣恳请陛下,任命钟繇为雍州镇抚使,使其总揽关中一应军政要务,以安百姓,保境安民。”
荀彧说完,人群中的钟繇先是一愣,随即心中狂喜。
雍州镇抚使,统领一切军政事务,这几乎跟雍州牧毫无区别了。
这块馅饼,未免也太大了吧。
钟繇竭力按捺住内心的激动,眸光悄然投向曹操。
他很想知道,这任命究竟是曹操的授意,还是荀彧与汉帝的主张?
若是后者,那就麻烦了。
另一边,董承、杨彪、伏完等人听闻荀彧的奏请,心下立刻打起了算盘,念头飞速转动。
一州之牧,那可是手握大权的封疆大吏啊!
他们心里门儿清,以曹操如今的兵力部署和战略重点,绝不会分拨一兵一卒去经营关中。
既如此,这令人垂涎的职位就有了可争之机。
谁若能将其收入囊中,日后这一州的广袤之地,便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等好事,怎能不令人心动?
此时,刘协的目光恰好扫向董承、伏完等人。
刘协见杨彪等人跃跃欲试,急忙用眼角余光,偷看了曹操一眼。
曹操此时,正眼眉低垂,似乎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刘协心中一动,开口问道:“不知诸位爱卿,对荀爱卿之奏请,有何高见?”
杨彪率先出列,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臣以为袁氏一族在关中素有威望,袁遗曾在当地为官,熟悉民情,或可担此重任。”
董承瞅了一眼杨彪,嘴角勾起一丝冷笑,立刻出列反驳:“陛下,据微臣所知,袁氏如今已实际掌控冀、幽、青、豫、扬五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