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礼单上,宜修着意给德妃加了不少礼。
以四王府目前的财力来说,确实送不出多么贵重的礼物,不过想来德妃娘娘此人,比起礼物价值的名贵与否,更在意旁人的孝心。
因此宜修送的东西都是样样精挑细选过,投德妃所好的。
重阳过后便是深秋,天气渐凉,因此宜修准备了一套墨色绣竹叶花纹的鹤氅,规制并不算华贵逾矩,却也一眼就能看出,无论是料子还是绣样,都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此外,德妃今日咳疾发作,宜修特地派人寻来一株雪莲,对清毒润肺大有裨益。
加上深秋银杏图、徽州墨宝、如意花纹绣样的茱萸香囊,虽都不是极贵重之物,但银杏德妃喜爱,墨宝平日里也用得上,茱萸则是重阳节的传统。
如此林林总总加起来,不难看出送礼之人的格外用心。
这天中午,胤禛从宫中向德妃请过了安,回到王府便直奔宜修的住处来了。
“宜儿,额娘收下了你重阳节准备的礼,很是高兴,说你有心了。这是她吩咐赏赐的东西,你快打开瞧瞧。”
胤禛迫不及待地将一个精致的锦盒递到她面前,此时的他,像是个讨得了额娘夸赞后,开开心心的孩童一般。
宜修觉得这锦盒有些眼熟,前世她也见过的。
她伸手接过,小心地打开锦盒,里面静静躺着一支嵌绿松石凤蝶金簪。
对于身在侧福晋之位的她来说,这簪子的规制并不出挑,却是十分华美,做工精巧。
其实德妃,大概也没那么不待见四阿哥。
只是这簪子……宜修不由得想起前世沈眉庄和甄嬛有孕时,也得了太后赏的簪子。
然而后来,一个被陷害假孕争宠,一个在年世兰宫里小产,两次都不得善终。
她在心里微微扶额,德妃娘娘的赏赐和心意虽然珍贵,可簪子戴着难免心里有些怪异,要不还是先收起来吧。
宜修正打算妥帖的将簪子收好,胤禛却出言阻止了她,“不用收起来,本王替你直接戴上吧。”说罢也不给她拒绝的机会,便拿过发簪,小心翼翼的地簪在她的发髻上。
“果然好看。”胤禛笑道,不知那句好看是在夸那簪子还是在夸自己。
算了,就这样吧,宜修心想。
她微微偏过头,抬手抚了抚簪子,把它戴的更稳固些。
“多谢德妃娘娘赏赐,多谢四爷。妾身正想着,下午进宫去给德妃娘娘请安,正好一并谢恩了呢。”
此时的她还是侧福晋,并非正妻,因此也只能称一句“德妃娘娘”,而非额娘。
“好啊,那本王便陪你一道去吧。”胤禛爽朗道。
“四爷上午这刚从宫里回来,这下又要陪妾身折腾一趟了。”宜修调侃道。
“哈哈,这有什么,给额娘尽孝心是应该的,何况你现在有了身子,本王亲自陪着你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