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爷对你又体贴,你虽远离了娘家,但这日子过得想必还是滋润的。”
王熙凤心想,虽然这些话都不假,但是贾敏背后的苦楚怕是也难以对人言,不然她前世也不会一丁点儿都没听说了。
不过宋夫人和林如海待她确实是好的,她点了点头,“婆母和大爷待我确实是极好的,嫂嫂回去告诉母亲不必担心我。”
元春伸手挽住她另外一只胳膊,“姑姑,我以为咱们府上就顶顶富贵了呢。
没想到这林家一点儿都不逊色。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南边儿的过,你们这园子里的景色比荣国府里的还要好呢。”
王熙凤笑笑,要说富贵嘛,其实贾林两家应该是不相上下的。
只不过贾家败家子太多,又不事经营,渐渐就入不敷出了,不然也不会让自己这个当家奶奶又是当首饰又是放印子钱的补亏空。
而这林家,钱多人少,林如海又仕途顺遂,再加上几代都是读书人,自然是要比贾家看起来过得更加滋润些。
“你觉得景色好,确实也是因为这扬州在南边,比京中更暖和些,所以树呀花呀的也更多些,看起来自然会觉得更好看。”
“对呀,要不然李太白也不会写出‘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样的诗句了。
现在正好是三月,我托了姑姑的福,可不是在‘烟花三月下扬州’了嘛。”
虽然贾家注重规矩,但元春毕竟还是小姑娘,又是在贾敏面前,不自觉地就流露出一副天真娇憨的模样。
王熙凤不禁汗颜,她哪里知道李太白写过什么“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啊。
虽说贾母说过,女孩子不过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罢了。
但听说贾敏本人也是个爱读书的,不然黛玉也不会小小年纪就请了贾雨村做西席。
刚想到贾雨村这个名字,王熙凤不由地咬牙暗恨,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当初若不是林如海替他修书一封,托了贾政和自己的叔叔,他也不至于会有后来那般亨通的官运。
可是结果呢,若不是他的背信弃义、落井下石,也许贾府那座摇摇欲坠的大厦还不至于塌得那么快。
“姑姑,小妹妹是像您还是像姑父啊?”元春的问话把王熙凤又拉回了现实。
“一会你就见到了,到时候自己看看更像谁。”王熙凤卖了个关子。
“不管像了你夫妻二人哪一个,定都是个俊秀的妮子。”方氏笑道。
虽然和方氏一共也没说几句话,但是王熙凤已经可以断定她是个胜过邢夫人百倍的女人。
每句话都说得让人那样舒服、熨帖,是个温柔且有大智慧的女人。
可惜,这样的女人怎么就早早去了呢?
不然,有这样的母亲在身边照顾、督促着,贾琏也不会变成那样吧?
几人说着话,不一会就到了倚松院。
元春只觉得眼前一亮,“姑姑,你这院子真好,居然有这么多的盆景摆设,还有荷塘呢!”
林家人少,扬州的宅子又比京中便宜,所以林如海夫妇二人的院子自是建的很大。
又因江南本就多水,引水很方便,这院子在景观设计时,引入了活水建了个池塘,养了荷花和锦鲤。
王熙凤笑道:“不过是扬州引水便利罢了。
等将来府上建省亲别墅的时候……”
她惊觉自己说错了话,连忙收住了口。
方氏看了她一眼,又看看元春,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