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她的巧姐,也不知最终落得如何下场。
然而当她此时再见到李纨的时候,她的那股子怨气突然就消散了。
李纨不肯帮自己固然可恨,可是巧姐当时尚有亲生父亲健在,还有邢夫人这个祖母。
他们尚且不肯养育巧姐,又如何能苛责李纨这个隔了一层的伯娘呢?
更何况,不知是不是自己今生婚姻生活幸福美满,她见到此时的李纨,想到她没多久就要面临守寡的生活,也是一个可怜人吧。
如果贾珠没死,李纨对别人会不会也不至于那般冷漠?
想到这里,王熙凤心中又开始盘算了,既然方氏都能不死,那贾珠是不是也有可能活下去?
毕竟他是去年的新科进士,又是贾家唯一肯好学上进的人,这样的人死了,对贾家也是极大的损失啊。
正想着呢,就听见方氏继续说道:“我们家大姑娘宋夫人已经很熟悉了。
这两个小的是我房里的迎春和二房的探春。”
元春带着迎春、探春两个小不点一起上前请安。
三人俱是一样制式的服饰,就连颈上的金项圈都别无二致,可见荣国府里对嫡庶的待遇至少面子上是一样的。
王熙凤看着元春,只见她快速地向自己看了一眼就低眉颔首地站到一边去了。
元春比一年多前见面的时候更高了,身材也越发地袅娜,已经脱落了之前的稚气,出落得亭亭玉立了。
但是王熙凤从她的脸上也看出了一丝愁苦,想必她已经知道自己即将进宫采选的事情了。
她之前听林如海说过,今年的采选会在八月底开始,天气不冷不热的,正合适。
如今马上就六月了,也就是说,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元春就要进宫了。
王熙凤深知无力改变她入宫的命运,暂且也就只能观望了。
迎春、探春两个小姑娘,一个四岁,一个三岁,也都是玉雪可爱的年纪。
黛玉只得两个弟弟,哪里见过这般年龄相仿的玩伴啊。
一看见迎春、探春两人就顾不得其他,从贾母怀里跳下来,走过去笑道:“我今年三岁了,你们几岁啊?”
迎春毕竟大一岁,笑着说道:“那我比你大,你要叫我姐姐。
你和三丫头一样大,不知道你们谁的生日更大。”
黛玉笑着说道:“我是花朝节生的,二月生的。”
探春笑道:“那我比你小,我叫你姐姐。”
几个人已经开开心心地姐姐妹妹叫了起来。
贾母看着几人乐呵呵地说道:“亲家母把玉儿教的真好,这般活泼大方。”
宋夫人连忙说道:“你家这三位姑娘各个都是聪慧伶俐呢。”
互相恭维了几句,只听方氏说道:“还有四个男孩儿呢。
只不过珠儿如今进了翰林院,每日要去应卯。
我家琏儿去了铺子里。
只有二房的宝玉和我家幺儿瑚哥儿在。”
话正说着,已有一个小儿从王氏身边走来,向着众人请安。
而贾瑚才刚过了一周岁生日不久,路还走不稳当,由着乳母抱过来请安的。
宋夫人指着宝玉问道:“这位可是那个衔玉而诞的公子?”
“正是。”贾母含笑看着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