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让白鹭去给郑妈妈泡壶茶来,“大嫂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怎地还让你亲自跑一趟?”
郑妈妈是方氏的陪嫁丫鬟,虽然到了年龄放出去嫁人,但是因为丈夫去的早,自己带着两个孩子生活艰难。
上门求了方氏,又回到她身边做事了。
就连她的大小子,也让方氏安排在府里做了小厮。
所以郑妈妈对方氏更是死心塌地,唯她的话是从。
郑妈妈在王熙凤面前可不敢拿大,请安之后,只在屋里的小方凳上坐了下来。
白鹭刚好送茶过来,她忙起身笑道:“怎敢劳烦姑娘呢。”
王熙凤笑道:“你就安心坐着吧,说说大嫂让你来做什么的吧。”
郑妈妈看了看左右,王熙凤会意,让来回事的婆子先下去。
郑妈妈叹了口气道:“我们太太是让我过来找姑太太讨东西来了。
想要讨一根品相好的人参。”
王熙凤惊道:“是谁病了?可是我娘?”
郑妈妈连忙摆手,“不是的,不是的,要是老太太病了只怕太太都要亲自上门了。
是二房珠大爷的姨娘,梁姨娘。”
“怎么是她啊?”王熙凤奇道。
郑妈妈继续解释道:“姑太太有所不知,前天我们太太正在琏二奶奶屋里看孙女呢,结果就听说二房的梁姨娘摔了一跤,直嚷肚子疼呢。
若是平常人摔了一跤也不打紧,可她肚子里的孩子都六个月了,这哪里能经得住摔啊。
我们太太忙让人去请大夫,自己也赶去清辉阁盯着。
大夫来了说这一跤摔狠了,孩子保不住了,让把稳婆找来呢。”
这月柳肚子里的孩子都六个月了,胎儿都成型了,可不是要找稳婆了嘛。
王熙凤点点头,心中也有些恻然。
郑妈妈接着讲道:“这梁姨娘折腾了一天一夜,总算把个孩子给生下来了。
不过您也知道,这生下来也是个死胎,只是可惜了一个哥儿。”
看来还是个男孩儿,这月柳也是个福薄的。
“也不知怎地,梁姨娘身下的血如何也止不住,那血水真是一盆一盆地往外端啊……”
说着郑妈妈还拍了拍胸口,仿佛想起了那一幕仍心有余悸。
“大夫说需得百年老参才能把命吊住。
我们太太让人去仓库里翻找了,不是品相不好就是年份不够,竟找不出根合用的参。
本来琏二奶奶说她回娘家去问问,但是太太想起您来了,便没让二奶奶回娘家,让我来找您先问问看。
太太同我说了,若为个参去找亲家要,实在是有点丢人,让我还是悄悄来问问姑太太吧。”
王熙凤恍然大悟,难怪郑妈妈刚才要让婆子退下才和自己说,毕竟偌大一个国公府,如今连根百年老参都找不出来了,着实是有些说不过去。
万一让外面的人知道了,还指不定如何编排呢。
王熙凤听明白了前因后果,连忙叫过百灵,让拿着钥匙到库房去取。
“百年老参我这里虽不多,却也还拿的出几根,你挑一根带回去吧。”
郑妈妈起身行礼,“那我先替我们奶奶谢过姑太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