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百般叮嘱道:“你作为李家的女婿,过去给老丈人磕头守孝也是应该的。
若是那……孙氏也没有扛住,你就把李家姑娘带回来吧。”
容氏心里虽然百般不愿,但是事已至此,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陈也俊只想着可以趁机去南边逛一圈,倒也不是件坏事。
于是老老实实应了他爹的话,带着人马往金陵去了。
京中纷纷扬扬下了几场大雪,一下子就进入了腊月,各家各户都开始为着过年做准备。
黛玉理家如今也越发的老练了,王熙凤为自己能有这么个小帮手感到欣慰,她也逐渐放开手,把很多院子里的事儿都交由她去全权处理。
家里的丫鬟婆子们对这位赏罚分明、做事爽利的大姑娘很是敬重。
这日荣国府送了年礼过来,黛玉带着人一一清点。
王熙凤故意考较她,“依你看,这礼该怎么回呢?”
黛玉笑道:“娘这是要考我啊?
这有何难呢?
外祖家其实就是荣禧堂、翌日堂、朗月阁三处。
翌日堂里要算上沉碧轩,朗月阁要算上清辉阁。
瑚哥儿和宝玉都尚未成家,可以算在两个舅母名下。
三位姑娘稍稍麻烦一点,毕竟四丫头是宁国府的人,但是她既长期养在大舅妈那里,同荣国府的姑娘也没什么不同了。
不过是送一式三份的礼。
至于宁国府那边,比这荣国府上的礼稍微减去一层即可。
不过那里除了珍大哥哥,还有蓉儿一家。
听说蓉儿媳妇有了身子,倒是可以额外添些补品。
娘觉得我说的可合适?”
王熙凤笑着点点头,却又故意问道:“你不是素来同你二嫂嫂交好嘛,为何不给她多送一些?”
黛玉抿嘴笑道:“娘您这是给我挖坑呢吧?
这种明面上的东西若是有了差别,我指不定要被二舅妈背后如何骂呢。
我既是真心与二嫂嫂交好,她也不会在这种地方挑我。
其实我早就给巧姐备了一个镶宝石的项圈,就等着过年的时候单独给她呢。”
王熙凤闻言一笑,“不错不错,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娘在你这个岁数的时候可比你差远了。”
黛玉过去挽着王熙凤的胳膊,歪头笑道:“那我这是不是叫‘雏凤清于老凤声’?”
王熙凤因着自己本名有个“凤”字,一听女儿这话,正暗合了心意,连连点头。
母女二人相视而笑。
林如海一到家,看见的就是这副景象,心情越发好了。
刚才在前院刚考较了两个儿子近期的功课,团哥儿的课业让他大为赞赏,圆哥儿虽然不如团哥儿,但是放在同龄人里也算得上是佼佼者了。
后来去了母亲那里请安,朝哥儿举着个剥开的橘子走到他面前,塞了一瓣进他嘴里,笑眯眯地问他甜不甜。
等他说了甜之后,宋夫人才笑着说道:“他今天吃到这个橘子说很甜,特意留给你回来吃呢。”
林如海听了这话,心里比吃了那个橘子还甜。
儿子们大的读书好,小的孝顺,一回到自己院子里又看见娇妻爱女,林如海觉得这样的人生真是再美满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