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托了人使了些关系,终是打听到了贾珠的情况。
托请的那位告诉他,这事儿定是交由范谊去审理了,只不过似乎也再没找到更多的证据。
就现在掌握的这些,倒是也定不了大罪,不过这项上乌纱怕是保不住了。
贾政听到这话也是喜忧参半,喜在事情了结后儿子应该就能放出来了,忧在贾珠本是荣国府这一代子孙中的佼佼者。
若是他也与仕途无缘,这家族的兴起岂不是无望了?
宝玉就是一个绣花枕头,环儿……唉,贾政忍不住摇头叹气。
自己虽然有三个儿子,怎地到了此时,竟连一个堪当大用的都没有?
王氏这阵子也是在家里急得团团转。
要不是有贾政拦着,她早就想给宫里递牌子去见娘娘了。
贾政劝道:“这事儿要不了命,还没有到了要去劳烦娘娘的地步。
而且听说皇上将这事儿全权交由御史台的范大人处理了。
他为人刚正不阿,就算你找了娘娘怕是也无济于补。”
王氏急道:“要不了命,可是要的了官儿啊!
我珠儿寒窗苦读十数年才考取功名走了仕途。
岂能为了这点子钱这点子事儿就把自己的大好前程给断送了呢?
怎么说他都是娘娘的亲兄长,皇上的大舅子。
我就不信连这点面子都不给。”
贾政也急了,“你这蠢妇,还不快快闭嘴!
罗家才是皇上的岳家,罗家大少爷才是皇上的大舅子!
你可千万别去给我惹祸了!
再说了,你就不为娘娘着想着想吗?
她如今身怀六甲,若是再为这事动了胎气,岂不是得不偿失?!”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王氏。
是啊,女儿还有孕在身呢,确实不宜让她劳神烦心。
但也正因此,王氏觉得又生出了希望。
等元春生产后,不管是公主还是皇子,都是于皇家有功之人。
到时候找个机会让她在皇上面前求个恩典,说不定就把贾珠的官儿要回来了呢。
这样一想,王氏心下稍安,也只有安心等着贾珠回家了。
谁成想,没两天御史台就传出消息,贾编修认了五千两银子的贿赂,如今只要把钱交上去,就可以考虑放人。
一听这话,王氏立刻在家里感谢菩萨保佑,儿子总算是可以回家了。
但是拜完菩萨,王氏又踌躇了,去哪儿找着五千两银子呢?
自己之前攒的那些私房,可都交到公中去建省亲别墅了。
如今若再要钱,只能挪用自己的嫁妆了。
刚一想到“嫁妆”二字,王氏福至心灵,对呀,应该用李纨的嫁妆啊。
这出了事儿的可是她丈夫,若不是她这段时间回娘家了,如今忧心如焚之人合该是她才对。
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王氏有些坐不住了。
本来还想着冷她一段时间再让儿子上门去接她呢,谁能想到出了这么档子事儿。
如今若不是要让她李纨出银子,王氏也是不想去接她的。
不过掂量了一下,孰重孰轻她还是分得清的。
只好舍下自己这张老脸,去李家走一趟了。
王氏下定决心后就简单准备了几样礼物,坐着马车往李家去了。
听说亲家母来了,朱氏心中的大石也落下了。
只要贾家给个台阶,她也就顺势让女儿回去了。
只是还没等朱氏往前厅走,大儿媳妇张氏却过来拦住了她。
“母亲且慢。”
朱氏笑道:“有什么事等我见完亲家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