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素来对这几个孙女也是爱的。
她见探春这般,也跟着掉了几滴眼泪。
“四丫头,快扶你姐姐起来说话!”
惜春笑着过去将探春扶起。
贾母叹道:“我知道你们几个丫头都是好的。
你若是托生在太太肚子里,说不定也能像你林姐姐那般嫁个王爷呢。
只不过……
你放心,这吴家你姑姑是极熟的,将来你若是受了委屈,尽管去找她,让她上门说理去!”
这话说得探春和惜春都笑了起来。
探春偎依在贾母身边,“您放心,两口子过日子,哪里有不受委屈的呢。
只要他是个知冷知热的人,我定会同他好好过日子的。”
三月初九,吴家送了聘礼上门,和黛玉当年自是不能比,但却也抬了满满当当十八抬过来,和迎春出嫁时的聘礼规格是相当的。
探春已经极为满意了。
因为吴宣年纪已经不小了,便将婚期定在了这一年的十月十三。
如今,就只剩下帮着探春准备嫁妆了。
一想到还要为一个庶女准备嫁妆,王氏的心简直就像是要被割肉一般,疼得都要滴下血来。
但是之前荣国府是有例可循的,嫁女儿的嫁妆不少于两千两。
虽然现在分了家,但是依然要遵循府上的规矩。
宝钗是她的大儿媳妇,又是她嫡亲的外甥女,分家后,王氏自是找了宝钗协助她理家。
这次准备嫁妆的事儿,她就交给宝钗去做了。
但只给了她一千两的银子,却要置办出两千两的嫁妆来,无异于给宝钗出了个难题。
其实王氏心中还有个小算盘,宝钗可是薛家的姑娘啊,若是不称手了,岂能不向薛家求助?
到时候,另外一千两的嫁妆可不就补上了嘛。
只不过宝钗远比王氏要聪明,她家本就开有当铺,铺子里有不少值钱的死当。
她只花了很少的钱,就拿来了价值很高的东西,最后倒还真用一千两的银子置办出了两千两的嫁妆。
王氏一见可高兴坏了,这个儿媳妇果然没娶错。
婆媳二人坐在一起清点探春的嫁妆时,王氏对宝钗赞不绝口。
“还得是我们宝钗,不愧是皇商家养出来的闺女。
真得是太会精打细算,太会办事儿了。
将来我这府里偌大的家业交到你的手上,娘真的是很放心了。”
宝钗抿嘴一笑,以前尚不觉得,现在她是有儿子的人了,再看府上这些家业时,感觉自然不一样了。
她可不是为了自己争,而是为了她的葵哥儿。
这婆媳二人正开心着呢,只见莺儿过来说道:“太太,奶奶,刚听说怡红院那边请大夫了,不知道是谁病了。”
王氏心里一惊,生怕是宝玉有事,连忙说道:“走,快过去看看。”
两人急匆匆地赶到了怡红院。
就在她二人刚走进院子时,就听见厢房里传出一声“赏,快赏!”
这是宝玉的声音,宝钗一下子就明白了,只怕八成是牛晓绮有了好消息。
其实她也想到了,这次搬家,她给宝玉的那只荷包多半不会再原封放回来。
只不过宝钗觉得,既然上次牛晓绮怀孕后能因为前期嗅入药物导致胎像不好,那这次即便她侥幸有了,想必也是生不下来的。
所以宝钗也就再没采取什么措施,没想到,还真得让她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