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拉登仨回到家,厨房间的小桌子上已经摆放着一大碗红烧鱼,一小碗红烧肉,一盆冬瓜汤。
这时,爸妈也刚好喂完蚕,于是,在蚕吃桑叶的沙沙声中,六人也开始了吃饭。
等大家都上桌后,沈拉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外公,爸,妈,我也要去读书。”
“读书?”三人非常诧异。
“嗯,我刚刚问过老师了,只要我能够做出他们给的试卷,就同意我去读书。我下午就去试试看。”
“你太小了啊。”妈妈就是不放心。
“反正姐姐也是要去,我和姐姐一起去就行了。”
“愿意读书是好啊,下午就去试试。
哎,你会写字吗?”
“会啊,我很厉害的。”
“好,先吃饭,吃过饭,外公和你一起去。”
“好。”
大家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白米饭就是好吃,沈拉登和姐姐都吃了两碗:
一碗浇上红烧鱼汤,另一碗浇上红烧肉汤!
饭后,沈拉登、姐姐、小舅舅、爸爸在外公的带领下,来到了学校,把姐姐送到教室后,剩余四人来到了罗老师的办公室。
其实整个小学就一个办公室,连校长在内,所有教职工只有5人,都在这一个办公室内。
校长姓徐,兼任音乐老师,
另外就是二位语文老师,二位数学老师,体育是其中一位教数学的沈老师兼任,罗老师是教语文的。
此时,5人都在办公室。
“罗老师,我们过来了。”小舅舅先开口向罗老师打招呼。
“那行,让小朋友在沈老师的位置上做,我们大人到边上会议室来聊会儿。”罗老师说着,拿着一摞卷子放到了一张桌子上,“你看看哪些能做,就做,不能做就空着。”
转过身,对着外公3人说,“几位家长,跟我来。”
就带着外公3人,还有徐校长一起走出了办公室。
沈拉登将凳子拉近了些,坐了上去,先翻了一下,卷子共有7张:3张语文、4张数学,都是A4大小、单面印的,上面的油墨味非常淡,估计是放的时间久了的原因。
4张数学卷,分别是20题的一位数加减、20题的二位数加减、20题的一位数乘法、10题二位数乘除加2题应用题。
沈拉登在桌上找了一支笔,先从最难的那张开始吧。
拿起二位数乘除加应用题的那张卷子,放在了最上面,
首先是写姓名,开始落笔时发现了不对劲:手的动作跟不上思维,好好的‘沈拉登’写的歪歪扭扭,字还特别大。
仔细一想,就释然了:自己还是一个3岁的小娃啊。
也幸亏身体比较诚实,否则就穿帮了。
第一题:12X8,沈拉登直接书写96;
第二题。。。
。。。。。。
第十一题:小明有12个硬币,其中有3个是5分、4个是1分,请问,小明共有多少钱?
看到这个题,沈怼怼就立马上线了:这个题目给的条件不足啊,剩余的5个硬币是不是一样面值的?
是什么面值啊?1块?5毛?一毛?
还是港币10块,甚至是外币500、1000块的?
又没有说小明只有12个硬币,他还有没有其它硬币?
小明除了硬币,还有没有其它钱?
想到这,沈拉登抬头看了一下办公室,只有一位朱老师还在,此时也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沈拉登看着卷子上一塌糊涂的字迹,顿时悟了:TMD,这是小学!这是80年的小学!
想那么多干嘛,越简单越好,没有说明的剩余5个硬币都应该是2分。
于是开始书写:
12-3-4=5,
3X5=15,5X2=10,4X1=4,
15+10+4=29,
答:小明共有2角9分。
接下来是第十二题:小明一天可以掰33个玉米,请问,他两个星期可以掰多少个?
刚读完题目,沈怼怼又忍不住上线了:我这暴脾气,怎么又是小明?哪怕换成大明也行啊。
一天33个,他是数数还是掰玉米啊?
就不能。。。两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