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春节刚一过完,杨新海气呼呼的,跑去了一个砖窑厂打工。他把所有怨恨都投入到了工作中,没日没夜的干。刚干满一个月后,再次不辞而别。
这次直接坐火车去了广州,他是打算离开老家这个伤心地,离得越远越好,没人找到自己就舒服了。
下了车之后,肚子又饿了,没办法,继续盗窃老本行。不过刚一出手,又被抓现行了。唯一不同的是,这次还没得手,弄进派出所一审,也没实证。
另外,这小子也没暂住证,最后按照盲流给送去了收容所。到这不算是惩处,但是要想出去,也需要有人来接。最后没办法,还得求助老爹。
他给老杨写了一封信说明情况,然后老杨马不停蹄的带上村里的证明,赶赴广州。好说歹说,从收容所给弄了出来。
接着,父子二人就坐车往家走。一路上,老杨不管问他什么,他也不回话。等火车停靠在信阳站的时候,他忽然起身就走。
下了火车,老杨不知道啥情况,就问他要去哪。他不屑的说了一句:“不用你管,天大地大,哪里没有我的容身之处。我走了。”就这样,扔下老头,径直走向了出站口。
不过这次广州的遭遇也给他吓够呛:“我去,南方那些地方也太吓人了,我这个脑子去了根本玩不转。要不然去西边转一转吧。”
完事后,他返回车站,买了一张去往成都的火车票。他在那里呆了一年多,每天仍然是以偷盗日。虽然没被抓住,不过情况依然没有什么改观。
这时候,杨新海又想了:“还是算了吧,看来这破地方还是不适合我。都这么多年了,我也没赚到钱,眼瞅年纪也不小了,该好好规划一下下一步的人生了。”
这时候,他开始总结上了。想到的第一条就是:盗窃这条路没毛病,虽说这几年没发财,但总好过之前做生意的时候,最起码不辛苦对不对?唯独老被抓是个问题。
想来想去,他归咎于城市套路深,这些城里人,都太精明了。而且大城市的警察也多,即便是碰到有钱人也不好下手。
下一步,去农村是个不错的选择。农村多好,那些人见识少,没有花花肠子。就算是被发现了,就派出所那三五个人,反应也不及时,被盯上了也没关系,小胡同到处都是,转眼就跑没影了。
这时候,杨新海开始注重安全问题了。首先要保证这点,才能成事。他可不想再被弄进去。
再然后才是搞钱,虽说农村人钱不多,但只要不停的干,不就有了吗?
可以看出来,杨新海对自己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因此,后面所有的案子都发生在农村。他这个人就这个特点,只要是决定的事情,一个生产队的驴也别想拉回来。“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农村道也滑,我有我的法。”好了,接下来他又开干了。
离开成都之后,他又返回了信阳。这地方他比较熟悉,加上自己本身就是河南人,口音也不容易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