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民间灵异离奇恐怖鬼故事合集 > 第103章 潞令

第103章 潞令

酷吏之祸:潞令传奇

明季,悠悠华夏大地被阴霾笼罩,乱象如野草般肆意疯长。朝堂之上,党争不断,各派势力明争暗斗,置黎民百姓的生死于不顾;民间则灾荒频发,饿殍遍野,百姓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潞城县,这座隐匿在崇山峻岭间的小城,本应是百姓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此刻也未能在这乱世中独善其身,被卷入了时代的滚滚洪流,安宁不再。

在一个烈日高悬、暑气蒸腾的午后,城外的官道上突然扬起一阵呛人的尘土。伴随着清脆的马蹄声和衙役们的吆喝声,一顶略显破旧却又刻意装饰得颇为气派的官轿,在数名无精打采的衙役簇拥下,缓缓朝着潞城县城的方向而来。这官轿之中,坐着的正是新上任的潞城县令——宋国英。

宋国英出身商贾之家,自幼便对读书识字毫无兴趣,整日游手好闲,只学会了一身钻营算计的本事。家中虽有些钱财,却也难以支撑他肆意挥霍的生活。偶然间,他听闻朝廷为了填补国库亏空,大开捐官之门,只要有钱,便能谋得一官半职。宋国英顿时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荣华富贵的捷径。他软磨硬泡,从家中掏出了大半积蓄,又四处借了些银子,终于如愿以偿地捐得了潞城县令这一官职。

在来潞城赴任的途中,宋国英坐在轿子里,脑海中不停地盘算着自己的“发财大计”。他想着,这潞城虽小,却也是一方富庶之地,只要自己手段够狠、脸皮够厚,定能在这短短几年任期内捞得盆满钵满,不仅能还清之前的借款,还能让自己后半辈子衣食无忧。一想到这里,他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终于,官轿抵达了潞城县城。城门口冷冷清清,并没有想象中百姓夹道欢迎的热闹场面。宋国英心中有些不悦,但也并未在意,他觉得这些乡野百姓不过是些愚昧无知之辈,哪里懂得迎接上官的规矩。

进入县衙后,宋国英连口气都没来得及喘,便迫不及待地升堂。他端坐在大堂之上,一双绿豆般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着,扫视着堂下站着的一众衙役。这些衙役们大多面容憔悴,衣衫褴褛,显然平日里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都给我听好了!”宋国英清了清嗓子,扯着嗓子喊道,“从今日起,这潞城县衙便由本官说了算。以后但凡有百姓来衙门告状、办事,不论事情大小,都得先给本官上供。供银多的,哪怕他无理,本官也能让他胜诉;供银少的,哼,那就别怪本官不客气,有的是法子刁难他!”

衙役们听了,心中皆是一惊。他们在这潞城县衙当差多年,虽说也见过不少贪婪的官员,但像宋国英这般明目张胆索要贿赂的,却还是头一回见。众人面面相觑,却又不敢出声反驳,只能默默低下头,心中暗自叫苦。

其中有个叫王二的年轻衙役,实在忍不住,上前一步,壮着胆子说道:“大人,这……这恐怕不妥吧?咱们身为朝廷命官,本应为民做主,若是如此行事,岂不是有违天理良心?”

宋国英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他猛地一拍惊堂木,怒喝道:“大胆!你这小小衙役,竟敢质疑本官的决定?什么天理良心,在本官眼里,银子才是最重要的。你要是不想干了,就给我滚蛋!”

王二被吓得脸色苍白,浑身颤抖,连忙跪下求饶:“大人息怒,小的知错了,小的再也不敢了。”

宋国英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量你也不敢。都给我记住了,以后若是有谁坏了本官的规矩,休怪我心狠手辣!”

衙役们纷纷跪地,齐声应道:“小的们谨遵大人吩咐。”

就这样,在宋国英的一番“整顿”下,潞城县衙彻底变了模样。往日里那庄严肃穆的大堂,如今却充满了铜臭之气。百姓们但凡有点小事,都不敢轻易来衙门,生怕被这贪婪的县令和衙役们敲诈勒索。而那些真正有冤屈的人,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暗自落泪,感叹命运的不公。

城中有个叫赵老汉的贫苦农民,家中仅有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一日,他的儿子赵小虎在山上砍柴时,不小心与邻村的一个恶霸发生了冲突。那恶霸仗着自己人多势众,不仅将赵小虎打伤,还抢走了他的柴刀。赵老汉心疼儿子,又咽不下这口气,无奈之下,只好来到县衙告状,希望能讨回一个公道。

赵老汉来到县衙大堂,见到宋国英后,连忙跪地磕头,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宋国英听后,却不紧不慢地说道:“嗯,你这案子本官已经知晓了。不过嘛,这衙门可不是白开的,你想让本官为你做主,总得表示表示吧?”

赵老汉一听,心中顿时一凉。他本就家境贫寒,哪里还有多余的钱财来贿赂县令。他苦苦哀求道:“大人,小的实在是拿不出钱来啊。我儿子被那恶霸打伤,如今还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家中连买药的钱都没有了,还望大人可怜可怜我们,为我们主持公道啊。”

宋国英却不为所动,他不耐烦地说道:“哼,没钱还想告状?你当本官是吃素的?来人啊,把他给我轰出去!”

几个衙役上前,架起赵老汉就往外拖。赵老汉一边挣扎,一边哭喊着:“大人,冤枉啊!大人,冤枉啊!” 可这些声音,都被宋国英无情地抛在了脑后。

赵老汉被赶出县衙后,心中满是绝望。他回到家中,看着躺在床上痛苦呻吟的儿子,老泪纵横。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世道为何如此黑暗,这新上任的县令为何如此贪婪。

此事在城中传开后,百姓们对宋国英的恶行更加深恶痛绝。大家纷纷在背后议论纷纷,可又都敢怒而不敢言,生怕惹祸上身。而宋国英却丝毫不在意百姓们的看法,他依旧我行我素,变本加厉地搜刮民脂民膏。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国英的贪婪愈发肆无忌惮。他不仅在断案时索要贿赂,还巧立名目,对百姓征收各种苛捐杂税。什么人头税、土地税、行路税…… 五花八门,数不胜数。百姓们本就生活困苦,如今在这沉重的赋税压迫下,更是雪上加霜,许多人家被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城中有个叫刘掌柜的富商,经营着一家绸缎庄。他平日里为人善良,乐善好施,在城中颇有名望。宋国英见他有钱,便打起了他的主意。一天,宋国英派了几个衙役来到绸缎庄,以绸缎质量不合格为由,要将刘掌柜的店铺查封。刘掌柜心中明白,这不过是宋国英索要贿赂的借口。他无奈之下,只好拿出了五百两银子,托人送给宋国英。

宋国英收到银子后,这才罢手。他得意洋洋地对衙役们说道:“哼,这刘掌柜还算识相。只要他乖乖听话,以后这潞城的生意,他还能继续做下去;要是敢跟本官作对,哼,有他好看的!”

然而,宋国英的恶行并没有就此停止。他的胃口越来越大,手段也越来越残忍。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甚至不惜动用酷刑,逼迫百姓交出钱财。一时间,潞城上下人心惶惶,百姓们生活在恐惧和绝望之中,仿佛置身于人间地狱。

在这黑暗的日子里,百姓们也并非完全坐以待毙。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暗中串联,商量着如何反抗宋国英的暴政。他们深知,这样下去,潞城百姓将永无出头之日。而一场风暴,正在这座小城的上空悄然酝酿……

冤屈难申:赵二的悲苦遭遇

在潞城这座被黑暗官场阴影笼罩的县城,城中百姓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新任县令宋国英的贪婪与残暴,像一片浓重的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城中有个老实巴交的农夫,名叫赵二。他身形瘦削,粗糙的双手布满老茧,那是常年在田间劳作留下的痕迹。赵二家中仅有他和年迈体弱的母亲相依为命,几亩薄田便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指望。每日天还未亮,赵二便扛着锄头走向田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虽过得清苦,却也安稳。然而,这份平静被邻村一个叫王虎的恶霸无情打破。

王虎身形魁梧,满脸横肉,在邻村是出了名的恶霸。他整日游手好闲,仗着自己有些蛮力,还豢养了一群狐朋狗友,在乡里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一日,王虎路过赵二家的田地,瞧见那片肥沃的土地上庄稼长势喜人,心中顿时起了歹念。他寻思着,若是将这片地占为己有,往后便又多了一份生财之道。

没过几天,王虎便带着几个手下,气势汹汹地来到赵二家田边。赵二正在田间劳作,看到这阵仗,心中一惊,赶忙迎上前去。

“你……你们想干啥?”赵二紧张地问道。

王虎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在赵二面前晃了晃,恶狠狠地说:“哼,赵二,你可看清楚了,这是地契!从今天起,你这几亩地就是我的了,识相的赶紧给我滚蛋!”

赵二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王虎手中的纸,连忙说道:“你胡说!这地是我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怎么会是你的?你这地契肯定是假的!”

王虎一听,恼羞成怒,一把揪住赵二的衣领,吼道:“你个不识好歹的东西,敢说我这地契是假的?今天你要是不把地交出来,就别怪我不客气!”说着,他一挥手,几个手下便围了上来,对赵二拳打脚踢。

赵二虽奋力反抗,但终究寡不敌众,被打得遍体鳞伤。王虎等人打完人后,还嚣张地在田里肆意践踏庄稼,然后扬长而去。

赵二躺在地上,看着被毁坏的庄稼和一片狼藉的田地,心中满是绝望和愤怒。他强忍着伤痛,挣扎着回到家中。母亲看到他这副模样,心疼得老泪纵横。

“儿啊,这是咋回事啊?谁把你打成这样?”母亲颤抖着双手,为赵二擦拭着伤口。

赵二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这可咋办啊?咱们这日子还怎么过?”母亲绝望地说道。

赵二咬了咬牙,说道:“娘,您别担心,我听说新来的县令已经上任了,咱们去县衙告状,我就不信这天下没有说理的地方!”

母亲犹豫了一下,说道:“儿啊,这官府能管咱们这事儿吗?听说这新县令……”

“娘,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去试试。”赵二坚定地说。

于是,赵二在家中养了几日伤,待伤势稍好一些,便开始四处凑钱。他翻遍了家中的每一个角落,又向邻里借了一些,好不容易才凑了几两碎银。他想着,有了这些银子,应该能在公堂上讨个公道。

这一天,赵二怀揣着银子和状纸,一瘸一拐地来到了县衙。县衙大堂上,宋国英正坐在高高的公堂之上,两旁站着几个威风凛凛的衙役。赵二战战兢兢地走上前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草民赵二,求大人为草民做主啊!”赵二说着,将状纸举过头顶。

一个衙役上前,接过状纸,递给了宋国英。宋国英漫不经心地打开状纸,随意看了几眼,然后将目光落在了赵二手里的银子上。

他皱了皱眉头,不耐烦地说道:“就这么几两银子,你也好意思拿来?”

赵二连忙说道:“大人,草民家境贫寒,实在是凑不出更多的银子了,还望大人可怜可怜草民,为草民主持公道啊。”

宋国英一听,顿时怒目圆睁,将惊堂木重重一拍,大声喝道:“你这刁民,竟敢拿这点银子来打发本官,分明是没把衙门放在眼里!你说你有理,谁能证明?这状纸怕也是你胡编乱造的吧!”

赵二急忙辩解道:“大人,草民所言句句属实,那王虎霸占我的田地,还打伤了我,村里的乡亲们都可以作证啊。”

“哼,作证?那些乡野村夫的话,本官岂会轻信?”宋国英冷笑着说,“来人啊,把这个刁民给我重打二十大板,轰出县衙!”

几个衙役立刻上前,将赵二按倒在地,一顿板子打了下去。赵二疼得惨叫连连,可他心中仍抱着一丝希望,不断哀求着:“大人,冤枉啊!大人,冤枉啊!”

然而,宋国英却充耳不闻,坐在公堂上闭目养神,任由衙役们施刑。

二十大板打完,赵二已是皮开肉绽,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他被衙役们拖出了县衙,扔在了大街上。

赵二挣扎着爬起来,一瘸一拐地往家走。一路上,他心中满是悲愤和绝望。他本指望新官能为百姓做主,惩治恶霸,没想到这县令比恶霸还要凶狠。

此事在城中传开后,百姓们对宋国英的恶行又多了几分见识。大家聚在一起时,都在悄悄议论着这件事。

“这新县令也太过分了,赵二多老实的一个人啊,就因为没给够银子,就被打成这样。”

“是啊,这世道真是变了,官府不但不为百姓做主,还和恶霸勾结在一起欺负咱们老百姓。”

“咱们以后可怎么办啊?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百姓们虽然心中愤怒,但在宋国英的淫威之下,个个敢怒而不敢言。他们只能将这份愤怒和无奈深埋在心底,继续在这黑暗的世道中艰难求生。

而赵二回到家中后,病情愈发严重。母亲守在他的床边,日夜哭泣。看着母亲憔悴的面容,赵二心中满是愧疚。

“娘,都是我没用,没能保住咱们的田地,还让您跟着受苦。”赵二虚弱地说道。

母亲抚摸着他的脸,哭着说:“儿啊,这怎么能怪你呢?是那恶霸和昏官太坏了。咱们这日子,往后可咋过啊?”

赵二望着屋顶,眼神空洞,心中一片茫然。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也不知道这黑暗的日子何时才能到头。

与此同时,王虎听说了赵二去县衙告状的事情,不但没有丝毫收敛,反而更加嚣张跋扈。他带着手下在村里四处炫耀,还扬言谁要是再敢和他作对,就和赵二一样的下场。

百姓们看着王虎的嚣张模样,心中既愤怒又害怕。他们知道,在这黑暗的世道里,想要讨回公道,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而宋国英,依旧在县衙里过着他奢靡的生活。他整日花天酒地,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堆满了库房。他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只想着如何在这短暂的任期内,捞取更多的钱财。

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正义被践踏,公道被掩埋,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而赵二的遭遇,只是这黑暗时代的一个缩影,无数个像他一样的百姓,在这乱世中苦苦挣扎,却始终找不到出路……

官逼民反:刘七的无奈抗争

在潞城县,宋国英的苛政如同一把无情的利刃,将百姓们原本安稳的生活切割得支离破碎。赋税徭役像两座沉重的大山,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来,稍有拖欠,等待他们的便是牢狱之灾。在这暗无天日的世道下,许多家庭被逼至绝境,无奈卖儿卖女,背井离乡,只为了能在这乱世中寻得一丝生机。

有个名叫刘七的年轻人,生活在县城边缘的一个小村庄里。他家境贫寒,几间破旧的茅屋便是一家人遮风挡雨的地方。刘七的父母年事已高,身体孱弱,平日里只能做些简单的家务,帮衬着家里。而他的妹妹,更是自幼体弱多病,常年卧病在床,需要不断地用药调养。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了刘七年轻的肩膀上。

刘七每日天不亮就起身,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他都从未有过一丝懈怠。即便如此,一家人也仅仅能勉强维持生计。可如今,宋国英不断加重的赋税徭役,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彻底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这一年,庄稼收成不佳,本就微薄的收入难以支付高额的赋税。刘七四处借钱,却屡屡碰壁,邻里乡亲们也都自身难保,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财来帮助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成傀儡皇帝,靠后宫和科学无敌修仙也要拼工作啊请仙人赴死每走一步,涨一点血气,终成无上妖帝灵墓密影天逆苍穹诀终极进化路玄幻:我成全你,为什么后悔?全民穿越你高考?我已经大乘期了救命!我只想混日子,结果混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