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仓并不知道他弄了93辆马车在街上飞驰造成的轰动有多大,这会儿他正在郊外看着他们装车呢。
“诶,慢着点啊,这袋子不结实,你那么扔要是破了得赔的。”
五十年代的面粉都是用布袋装的,但现代的面粉根本找不到那么多的布袋,现做也来不及,他让粮食公司的人就找那种最便宜,看起来就很垃圾的袋子装。
当时装的时候人家还提醒他,说这样的袋子容易破,咱不加钱也可以给你换个结实点的袋子。
“不不不,就要这种不结实的,这种好!”
李满仓一本正经的拒绝他们的好意,对方只好一脸费解的走开了。
殊不知,他就怕太好的袋子到这个年代来,那就成了稀有的品种,到时人们不是对面粉感兴趣了,而是本末倒置的对袋子感兴趣,厂领导再问他要袋子,那岂不是麻烦。
当然,李满仓也不是弄不来袋子,而这种生意赚不了几个钱,他一点不想做。
“好嘞,同志,你放心,咱们手脚都有分寸,不会弄破的。”
车夫笑着回道。
这时,另一个正在装货的车夫实在是忍不住好奇的问道:“小同志,你这从哪里搞到这么多的面粉的?”
好家伙,他活了四十来年头一次见这么多的玉米面粉的,就是供销社也没有那么多啊!
“哈哈,到处凑齐的,给厂里的采购!”
李满仓打哈哈的说道。
另一边。
二大妈跟三大妈方才出去买菜,她们也看到好多的马车向着郊外的方向奔去。
街上不少的人纷纷议论着,又听说可能是红星轧钢厂拉面粉的,别提三大妈有多羡慕了。
“还是你家老刘好啊,在工厂里上班挣得多不说,还总发东西。”
“嗐,咱家那个挣的是挺多的,但也累啊,不像你家老阎动动嘴皮子就把钱挣来了。”
二大妈平时就是夫管严,刘海中在跟前的时候她都很少会说话,属于不开口还好,只要开口就得罪人的那种。
她的话自然惹得三大妈不爱听了,她白了二大妈一眼,“行了,我也得回家摘菜去了。”
就在这时,一大妈正要出门,见是她们两个回来便笑着问讨论什么呢。
又听说是厂里发面粉的事儿,一大妈心直口快的说道:“我也听老易说了,是有这么个事儿,咱家这个和你家老刘得有个50斤的玉米面呢!”
一锤不过瘾,一大妈又来个二锤,这下三大妈连话都不想说了,直接转身进屋。
而二大妈在经过正院的时候又把消息带给了正在洗衣池洗衣服的秦淮茹。
“东旭媳妇啊,你家东旭也要发面粉了啊。”
一直坐月子的秦淮茹今天算是正式出月子,虽然天数还差点,但这个年代的女人跟谁娇气去啊。
家里有个悍婆婆,她想娇养也是不可能的,好在这个时间天气还没有冷下来,洗衣服也没觉得手凉。
这事儿她也是听说的了,心里高兴是高兴,但看着一大爷、二大爷、傻柱他们每次发什么都拿回来的比东旭多,心里也不是滋味。
“嗯,发是发点,但咱家那个发的少。”
说完后,秦淮茹抬手拭了拭汗,其实她根本就没出汗。
“多少是多,发了就好。”
二大妈边说边向后院走去。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