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东亚人听过英语的可能性也很小,更遑论还是一个幼童。
“我父亲的商船也有走印度洋航线的……”
李国助只说了一半,却已经足够了。
毕竟当时英国的影响力就在印度洋。
三浦按针眼中泛着异样的神采,认真打量李国助片刻,转对李旦道:
“李先生,令郎今年几岁了?”
“刚满5岁。”李旦答道。
三浦按针震惊地道:
“李先生,我在令郎身上看到了远超同龄人的智慧,他可真是一个神童啊!”
“哪里,哪里,按针大人过奖了。”
李旦谦虚地笑了笑,看向李国助的眼神里却透着疑惑,
“国助,你到底想干什么?”
李国助道:“父亲,我想请按针大人做我的老师,我想跟他学习西式海船的建造技术。”
李旦一怔,突然板起脸道:
“胡闹!简直荒唐!”
“上次死磨硬缠着为父给你请个郎中做教书先生也就算了。”
“如今大字还没识几个,你竟又想学造船了!”
“按针大人何等尊贵,岂会跟着你个黄口小儿胡闹!”
“来人呐!”
李旦话音刚落,就有个和服侍女走到门前跪坐待命。
“把少爷带下去。”李旦对侍女吩咐道。
“是。”侍女应了一声,就要请走李国助。
“且慢!”
三浦按针忽然出言制止,然后对李旦说道,
“李先生,可否让我跟令郎说几句话?”
“按针大人请说。”
李旦朝侍女摆了摆手,后者便躬身退去了。
“你为什么想学西式海船的建造技术呢?”三浦按针微笑着问李国助。
“按针大人可曾听说过我父亲来日本以前的经历?”李国助神情严肃地问道。
三浦按针想了想,说道:
“李先生好像是十年前,发生在马尼拉的那次大屠杀的幸存者。”
“没错,在大明,人民被分成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商人是其中最卑贱的。”
“而到海外谋生的商人甚至都不被看作是中国人。”
李国助捏紧了小拳头,
“所以在那次大屠杀后,大明并未出兵为死难的华人主持公道。”
“为了保护海外华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只能依靠自己。”
“所以我想学习西式海船的建造技术,就是为了打造一支足以战胜西班牙人的舰队。”
此话一出,三浦按针和李旦都不由得动容了。
“李先生,您错怪令郎了,他不止是聪慧,而且胸怀大志,能做他的老师,是我的荣幸!”
“只是……我恐怕没有这个福分了……”
说到这里,三浦按针却长叹一声,不经意地瞥了一眼旁边的那个洋人,
“等英国商馆建成以后,我打算向家康大人请辞,跟随赛里斯舰长返回英格兰。”
看来另一个洋人就是约翰·赛里斯没跑了……
捕捉到三浦按针细微动作的李国助这样想着,却丝毫没有因为前者的话而感到失落。
因为作为穿越者的李国助知道,三浦按针是绝没有可能回到英国的,日本就是他的归宿。
不过如果李国助的计划能够实现的话,三浦按针也许还会有另一个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