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3年9月1日,上午11时整。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
三浦按针顿了顿,
“小少爷,从明天起,我们不得不停课一段时间了。”
“为什么?”李国助诧异地问道。
“家康大人要召见赛里斯先生,所以明天我们就要出发去江户了。”
“什么时候能回来?”
“不知道。”
三浦按针摇了摇头,
“乐观估计,家康大人会在10月初下发朱印状。”
“有了朱印状,英国才能获得商馆设立权。”
“然后我得陪同赛里斯考察江户的港口,进行商馆的选址。”
“所以乐观估计,回到平户也得是11月初了。”
“你们要把商馆设在江户?”
李国助知道英国肯定会把商馆设在平户,却还是故作诧异地问道。
“也不一定,赛里斯有意在平户设立商馆。”
“但考察过江户的港口以后,他也许会改变主意。”
“哦……”
李国助应了一声,显得心事重重。
三浦按针仿佛看穿了他的心事,莞尔一笑道:
“小少爷放心,即使商馆选址定在了江户,我也一定会回来给你上课的。”
“在我离开日本前,也肯定会安排好接替我的人。”
“嗯,我相信老师。”李国助含笑点头。
“不过在停课期间,你得完成一个作业。”三浦按针坏笑。
看来哪怕是在17世纪,老师也知道学生不喜欢在放假的时候写作业。
李国助歪头一笑,无声地示意三浦按针说下去。
“其实也没什么。”三浦按针轻描淡写地说道,“就是绘制一种西式海船的图纸。”
“现在就要画图纸吗?”李国助瞪大了眼睛,“我才上了两个多月的课啊……”
“要对自己有信心!”
三浦按针鼓励道,
“从这段时间上课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你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那我就画盖伦船了?”
“随你,画你最熟悉的船型即可。”
三浦按针并不想限制李国助,但在17世纪早期,盖伦船无疑是西式帆船的主流船型。
午饭后小憩片刻,李国助离开宅院,走进了附近的唐人屋敷。
其实严格地说,他每天巳时来上课的这处宅院也属于唐人屋敷,只不过是在边缘罢了。
走在唐人屋敷的街上,几乎到处都能遇到熟人。
这里基本没什么人敢轻视他这个甲必丹的儿子,一路上一直都有人向他打招呼。
李国助对每个人都很自然地报以点头微笑,直到走进一家医馆,他才感到浑身一轻。
然而今天来医馆就诊的人却也不少,看他进来,又都纷纷打起了招呼。
于是他又不得不重新报以点头微笑,只是那笑容看起来怎么都有点尬。
前世的他,是个比较孤僻,不喜人情世故和应酬的人。
如今转生在商人之家,又立志改变历史,为了笼络人心,就不得不在这方面狠下苦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