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边地的年降水量为600至900毫米,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东南侧,是适合农耕的地区。
尽管在处于小冰期高峰的17世纪,南海边地肯定比现代更冷更干旱一点,
但年降水量肯定不会低于400毫米,肯定能满足土豆生长发育的水分需求。
另一方面,土豆不耐涝,如果土壤积水,会导致块茎缺氧,引发腐烂等问题。
而南海边地的降水量哪怕是在高峰时期,也不至于令其疏松的黑土地达到积水的程度。
从烹调适配性的角度来看,
土豆显然比番薯更百搭,能与更多其它食物搭配,制成多种菜肴。
从营养保健性的角度来看,
土豆和番薯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但总的来看,土豆中的碳水化合物和糖的含量比番薯低。
而从健康角度考虑,减少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更有利于维持人的身材和健康。
番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适量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但如果吃太多番薯,大量的膳食纤维会使得肠胃消化负担过重。
膳食纤维在肠道内会吸收大量水分,膨胀后会让肠胃感觉胀满不适。
番薯是一种高淀粉食物,淀粉在人体内会被分解为葡萄糖等糖类物质供能。
但过量食用番薯,使大量的淀粉短时间内涌入消化道,会超过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解能力。
过量的番薯淀粉无法及时被分解消化,就会在肠道内堆积,容易引起肠胃不适。
而且未完全消化的淀粉在肠道中被细菌发酵,会产生气体,导致胀气。
番薯含有一定量的糖分,这些糖分会刺激胃酸的分泌。
当吃太多番薯时,胃酸分泌量会大幅增加。
正常情况下,胃酸帮助消化食物,但胃酸过多时就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
相比之下,土豆就没有这些问题。
所以土豆比番薯更适合当做主粮推广。
综上所述,李国助有充分的理由用心去准备这场晚宴,及其中的每一道菜品。
可惜他前世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厨师,今生显然也不可能是。
幸运的是,前世的他是一个勤劳的吃货。
与那些经常下馆子的饕客相比,他更喜欢自己动手。
所以他的厨艺其实也还过得去,至少脑子里装着不少经过检验的菜谱。
其中用到土豆的,完全可以满足这次宴会的需求。
不过上千人的宴会即使在现代也是不常见的,
在古代也不是没有,但绝对算得上盛事一桩。
通常只有皇家才有这个财力、物力和人力举办这样的大型宴会。
比如开元二十年,唐玄宗为庆祝自己登基20周年,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员、贵族和富商共计千人。
据说这场宴会持续了十天,期间每天都有新的菜式和表演。
此后,有明确记载的千人宴,便是清朝的四次千叟宴了。
不过这类皇家举办的宴会除了吃喝以外,通常还有盛大的庆典表演,及皇帝对宾客的赏赐。
所以这类宴会耗费的资金和筹备的时间都是极其巨大的。
好在李国助的这个千人宴只是为了推广土豆,只要满足宾客的吃喝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