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一层。
又或许是他们觉得,李国助既然敢在收获的当天就举办宴会,肯定是已经做好了准备。
李国助所在的那一桌不多不少正好有十个人。
除了他自己外,其余九人分别是李旦、翁翊皇、三浦按针、考克斯、颜思齐、杨天生、陈衷纪、张弘、洪升。
论辈分和地位,杨天生、陈衷纪、张弘、洪升这四人本来是没资格与李旦坐一桌的。
但若真要论资排辈的安排座位的话,那李国助应该也是没资格跟李旦坐一桌的。
就算凭借与李旦的父子关系,及与三浦按针的师生关系勉强把他加进来,
这一桌也顶多只能坐李旦父子、颜思齐、翁翊皇、三浦按针和考克斯六个人。
那也着实是有些太无趣了,所以李旦强烈要求这一桌必须至少坐十个人。
于是颜思齐就把杨天生、陈衷纪、张弘这三个铁哥们强行拉了过来。
至于洪升明显就更是来凑数的。
但他却也不是随便就能凑上数的。
洪升是除颜思齐、陈衷纪、张弘外,与杨天生交情最好的一个。
除了这一点外,洪升这个人也确实有过人之处,颜思齐与他虽无深交,却是久仰其名。
洪升虽然也在船队之中,但一直比较低调,所以李国助之前一直没怎么注意他。
李国助只记得《台湾外记》里说他“为人慷慨豪迈,甚好藤牌……藤牌正跳七尺,倒跳一丈。”
《台湾外记》里洪升出场的时候,是天启四年(1624年),书里说他当时是26岁。
可见他现在也就是个十八岁的毛头小子。
但他与李旦同桌却并不显得局促,倒也符合慷慨豪迈的评语。
从《台湾外记》里看,此人好像并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是颜思齐同辈人里活得最久的一个。
直到郑克塽当政时期,洪升居然还活着,并且做到了内峙果毅后镇领兵的职位。
最后是在澎湖海战失败以后,被迫投降了满清。
可见此人必有过人之处。
翁翊皇只不过是个铁匠,年龄也才三十多岁,他怎么就有资格跟李旦坐一桌呢?
原来他是平户藩主松浦镇信的御用刀工,也是个旗本武士,地位并不比三浦按针低。
而且李国助也希望能与翁翊皇同桌,
毕竟在他的心目中,后者已经是永明城铸炮厂的技术总监了。
“颜叔,菜单都发给各桌了吗?”李国助突然问道。
“已经安排婢女们去分发了。”颜思齐回道。
李国助扫视会场,果见那些从朝鲜买来的少女正穿梭在各桌之间,分发着菜单。
他们是陈衷纪替李国助去罗津港买瓷器时顺便买来的,总共有20个,全是豆蔻年华。
因为永明要塞还在紧张的建设时期,柞蚕养殖业也还没有开始布局,
所以李国助还没打算给他们操办婚事,
只是权且让他们做一些仆役的事情,的确跟丫鬟也差不多。
不过颜思齐称他们为婢女,却让他有点不适应,正准备说点什么时,却听李旦说:
“这吃个宴席怎么还要点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