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李国助停下不说了,看翁翊皇能不能理解。
翁翊皇沉吟片刻,眼中忽然一亮,说道:
“我明白了!轻型火炮要保证在陆地上的机动性,就必须把重量控制在两百斤左右。”
“在这个前提下,还要维持二十多倍的长径比,就必须缩小口径。”
“口径小了,炮弹就轻,就会使火炮的威力减弱。”
“所以在保证弹重的前提下,就只能适当缩短炮长了。”
“翁叔你太厉害了!”
李国助又惊又喜,眼中神采焕然,
“我只是简单提了那么几句,你就能想到这一层了。”
“别急着夸,我还有个地方没弄明白呢。”
翁翊皇笑着摆了摆手,指向图纸左侧那幅火炮的剖视图的尾部,
“这种炮的火药室为什么要收窄成这种形状?”
这幅剖视图清晰地展现了炮膛的结构,
可以看到整个炮膛从炮口向后超过三分二的长度都是圆柱形的,
但到了尾部,大约有三分一长的部分却开始逐渐向后收窄,最终形成了一个锥形。
正如翁翊皇说的那样,这一段锥形的炮膛,就是这门炮的火药室。
在当时那个时代及其以前,主流火炮的炮膛基本都是圆柱形的。
作为炮膛的一部分,这类火炮的火药室与炮膛并没有显着的差别。
但这门炮的火药室因为是锥形的,所以就非常的显眼。
“哦,这个啊……”
李国助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道,
“如果我说,这种形状的火药室不但能提高火药的利用率,提升火炮威力和射程,”
“还能有效减少火炮炸膛的可能,翁叔你会怎么想?”
翁翊皇不自觉地挑了挑眉毛,用牙缝急促地吸了一口气,发出了嘶的一声。
然后他又俯身仔细端详了图纸一阵,终于有点迟疑地说道:
“这个形状明显使火药室周围的炮管壁向后逐渐加厚了……”
“莫非这就是它能有效减少火炮炸膛的原因?”
“然也!”
李国助欣然点头,
“除了向后逐渐加厚火药室的炮管壁,这种形状还能把火药燃气的压力向前引导,”
“在减轻其对火炮管壁的压力的同时,也变相地增加了火药燃气对炮弹的推力。”
“这样即使缩短了炮管长度,也依然能赋予炮弹足够的出膛速度,增加射程和威力。”
“妙啊!”
翁翊皇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想不到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改动,竟然能给火炮性能带来如此飞跃式的提升。”
说到这里,他用又惊又佩的眼神冲李国助竖起了大拇指,由衷地赞道,
“小少爷,你真乃神人啊!”
李国助连忙扭过头去,腼腆地笑着摆了摆手:
“翁叔,你别动不动就夸我了,这可不是我的发明。”
“这是人家泰西人为了提升野战炮的性能,做的小小改动。”
“要不是我跟英国、荷兰商馆的人过从甚密,也不会知道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