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虎蹲炮还是一种在山地和丛林中作战的利器。
但这些炮即使是与同时期的已经大幅削减了长径比的欧洲野战炮相比,仍然是比较短的。
而且它们也没有能有效提升火药燃气利用率的锥形火药室。
除了威远炮,它们使用的炮弹也普遍比较轻。
如灭虏炮的炮弹就只有1斤,连1磅都不到。
结果就是它们的射程和威力都无法与同时期的欧洲野战炮比肩。
再加上它们也没有设计合理的炮架,从而使轻量化带来的机动优势打了折扣。
所以明军的那些轻型火炮并不能像3磅团炮那样引领一场军事革命,
甚至连维持对后金那样的冷兵器军队的优势都做不到。
实际上,李国助在平户为仁王号铸造的12门6磅铜炮就是典型的6磅德雷克。
它们无一不拥有较短的炮管和锥形的火药室。
只不过当时因为主要精力都放在造船之上,
使他顾不上尝试用泥模以外的其它方法把它们铸造成铸铁炮。
再加上,他不想让这种火炮的铸造技术流传到日本人手里。
所以他只是在船厂的铁作坊里秘密铸造了这批火炮,没有给任何其他人看过图纸。
他之所以要铸造这批德雷克,就是因为看重它们在登陆作战中的显着优势。
只要这次,他和翁翊皇能成功用砂型和铁模铸造出优质的3磅铸铁团炮,
就能大幅减少铸造火炮的时间成本和材料成本,使3磅团炮快速实现量产。
这样一来,等东江镇成立以后,他就可以向毛文龙推销3磅团炮,
从而帮助后者在对后金的游击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如果真能如此的话,那么引领一场军事革命的,就会是明朝军队了。
只不过李国助很清楚,铁模是很难铸造出优质的铸铁炮的,
唯一有希望的只能是砂型铸炮。
但这些知识只是他前世从网络上看到的,并没有自己动手验证过。
所以今生他一定要亲自验证一下。
“哎呀,听你这么一说,我仿佛已经看见咱们用这种炮收割后金骑兵的场面了。”
翁翊皇一脸神往地说道。
李国助却突然长叹了一声,说道:“要是翁叔能常驻永明城,那该多好呀。”
翁翊皇愣了一下,不得不难为情地说道:
“唉,我是真走不开呀,老婆孩子都在日本,平户藩那里也有差事……”
李国助听了这话,突然神情肃穆起来,郑重其事地说道:
“翁叔,我以前真没想到你在火器制造方面会有如此天分。”
“可惜我生的晚了,不然绝不会让你入赘田川家,更不会让你被松浦镇信挖走!”
“但如今既然木已成舟,我只能请求你答应我一件事了。”
“甚至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希望你能就此事与我签订一份保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