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是说起它的别名“天鹅绒”,应该是没有哪个现代人不知道的。
其实“天鹅绒”这个名称也不是现代才有的,也是明代就有了。
正如郭怀一所说,漳绒在日本也是畅销品,所以李国助当然是知道漳绒的。
“哈哈哈,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一知道李俊臣的家世,李国助直接兴奋了,
“我一直在想,等咱们明年从山东引进山蚕种以后,”
“就顺便也从福建引进漳绒工艺,试着用山蚕丝织造一下漳绒。”
“要是能成功的话,肯定能在朝鲜和日本大卖。”
“这里秋冬季节天寒地冻的,漳绒恰好是一种保暖性极佳的衣料,”
“肯定也会受到女真人的青睐,用名贵的貂皮、东珠、老山参等物跟咱们换的。”
“我就是吃不准山蚕丝到底能不能织成漳绒,又愁一时找不到好的漳绒工匠。”
“没想到俊臣哥家里竟然就是做漳绒生意的,”
“看他手绘的纹样,自己的手艺只怕也不差。”
“这岂不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省了我好多麻烦啊。”
“妙啊!”
郭怀一突然由衷地对李国助竖起了大拇指,
“小少爷不愧是李老爷的儿子,这么好的赚钱法子都能想出来。”
“我相信山蚕丝一定可以织成漳绒的。”
李国助被这个马屁拍的很受用,正在含笑点头,却像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抬眼看着郭怀一目光炯炯地问道:
“诶,你怎么就这么笃定山蚕丝一定能织成漳绒?”
“莫非你也懂得怎么织漳绒?”
郭怀一连忙摇手道:
“我不懂,我只是见过漳绒的织造过程,大致可分为织绒、提花、割绒三部分。”
“其中‘割绒’是漳绒能形成绒毛的关键工艺步骤。”
“山蚕丝是什么样的,我没见过,但只要是丝状物,”
“就肯定能织造,能提花,能用割绒工艺加工出绒毛的。”
“嗯……”
李国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我想也是,应该是可以的,明天我去找俊臣哥确认一下。”
说到这里,他忽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郭怀一道,
“诶,你怎么会知道俊臣哥这么多事啊?”
“因为我就是他船上的人啊。”
郭怀一当即答道,神情里居然还透着一点小傲娇,
仿佛为自己是李俊臣的船员,而感到颇为荣耀。
李国助恍然地哦了起来,同时抬手奸笑着点指郭怀一,
好像是看穿了他的什么小心思一样,开口说道:
“我正好还有个事问你呢。”
郭怀一被他这样子弄的有点发毛,怯怯地问道:
“小、小少爷,你、你想问我什么啊……”
“嘿嘿,别害怕,”
李国助伸手拍了拍郭怀一的胳膊,他个子小拍不到人家的肩膀,
“我就是想问你,有没有跟你师父学过天文历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