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目前,李国助主要还是从罗津港购买朝鲜的铁矿和煤矿。
至于以后,也许可以通过与朝鲜达成共同防御条约,以获得朝鲜北部一些矿山的开采权。
尤其是鸭绿江和图们江沿岸的一些矿山,是李国助志在必得的。
因为那不仅可以为永明城邦提供必要的铁矿和煤矿,还能为接应辽东难民提供方便。
不过咸镜道那种以烟煤为主的煤矿不经过处理,是没法用于炼铁的。
考虑到目前的人手,李国助还没准备炼焦,主要是用这些烟煤制作煤饼,用于取暖。
煤饼在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从汉代开始就出现了。
当时制作煤饼主要是为了便于储存和运输。
煤炭开采后,块状的煤炭大小不一,而且粉末状的煤末也很多。
将煤末和粘土等粘结材料混合制成煤饼,可以使煤炭更好地成型。
在古代,一些铁匠铺附近就会有制作煤饼的场所。
煤饼能够持续稳定地燃烧,为铁匠提供稳定的燃料来打铁。
唐宋时期,煤炭的开采和利用更加广泛,煤饼在民间的使用也逐渐增多。
当时,城市里的居民开始用煤饼来取暖和烹饪。
据史料记载,宋代的汴京城中,许多家庭在冬季会购买煤饼用于室内取暖。
在一些商业活动中,也有专门售卖煤饼的店铺。
这些店铺会雇佣工人将煤炭加工成煤饼,然后出售给居民和商户。
制作工艺也有所改进,除了加入粘土作为粘结剂外,
还会尝试添加一些其他的材料来改善煤饼的燃烧性能,如少量的石灰等。
就算是用来制作煤饼,无烟煤仍然是最好的材料,用烟煤是迫于无奈。
但通过一些技术,仍然可以用烟煤制作出无烟的煤饼。
比如在烟煤中,长焰煤、气煤等挥发分较高,燃烧时烟雾较大。
而肥煤和焦煤的粘结性较好,挥发分相对适中。
所以要用烟煤制作无烟的煤饼,可以优先考虑肥煤和焦煤。
再比如可以把烟煤粉碎得足够细,然后进行筛选,去除较大的颗粒和杂质。
细颗粒的煤在制作煤饼时能够更好地混合粘结剂,
并且在燃烧时能够更充分地接触空气,减少因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雾。
也可以添加一些有助于减少烟雾的添加剂,如一到三分的石灰。
它可以在燃烧过程中与煤中的硫等杂质反应,
生成固体物质,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烟雾的产生。
此外,还可以从炉灶结构上入手,减少烟雾的产生。
带有通风装置的炉灶,通过调节通风口的大小来控制空气进入量。
合适的空气供给可以使烟煤在煤饼中更充分地燃烧,减少烟雾产生。
煤饼的制造工艺只要再做一个小小的调整,就是蜂窝煤了。
由于有蜂窝状的孔,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比普通煤饼更大。
在燃烧过程中,空气能够更充分地进入煤块内部,使煤炭燃烧得更完全、更高效。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进,却是直到现代才出现。
不过李国助这个穿越者的到来,倒是让这个迟到的改进提前三百年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