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你颜叔我亲自出马,还能有办不成的事吗?”
颜思齐一拍胸脯,挑眉笑道,
“蚕种都已经放养到蚕场里了……”
“真哒!走,我们去瞅瞅!”
不等颜思齐说完,李国助就拽住他的衣角,拔腿往城门方向跑去。
“诶,别急嘛,蚕儿又飞不走,还是晚点去看吧。”
颜思齐巍然不动,李国助一个儿童如何拽的动他?
回头正要央求,却见他朝前努了努嘴,
“我有个朋友想见见你呢。”
他突然看着前面说道,
“元昌兄,这就是我们永明城的当家小少爷。”
李国助连忙回头一看,却见一个男子不知何时已来到近前,
乃是一个弱冠之年的翩翩佳公子,手握折扇,含笑拱手道:
“颜山孙元昌,见过小当家的。”
颜山……孙元昌……这名字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呀……
李国助依稀记得前世好像在哪看见过这个名字,就是一时想不起来。
他也知道不能一直把人家晾着,于是连忙拱手赔笑:
“幸会,幸会,小子李国助,见过孙……叔叔……”
孙元昌哑然失笑,说道:“叫某哥哥就行了,我今年也不过二十四岁而已。”
“啊这……”
李国助不好意思地笑着挠了挠头,
“不合适吧,你跟颜叔是兄弟相称,我叫你哥……那不是乱了辈分吗?”
“诶,可我怎么听说,”
孙元昌右手擎着折扇,扭动身体,扫视了一下周围众人,
“这里很多跟我年纪差不多,还跟颜兄称兄道弟的兄弟,你都叫他们哥哥呢。”
“诶,呵呵,”
李国助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拱手道,
“既然孙大哥不介意,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孙元昌含笑点头,正要开口说话,不料李国助却抢先说道:
“不知孙大哥来此有何贵干啊?”
李国助见孙元昌衣着华贵,举止优雅,不像是蚕农,
猜测是经营柞丝绸生意的富商,索性直接提问,验证自己的猜测。
“哦,我家在博山世代经营琉璃业。”
孙元昌先自报家门,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
“前些天在诸城偶遇颜兄,相谈甚欢,”
“听说你们在南海边地有块地盘,欲引进山蚕为业,我便帮颜兄招募了一些蚕农,”
“顺便也跟来看看,博山琉璃在你们这里能不能找到什么销路。”
“要是这里也有生产琉璃的原材料,我也希望能在你们这里开办工坊。”
“小当家也知道,咱们大明海禁严格,若是我能在海外生产琉璃,”
“以后便不必再为产品销往海外犯愁了。”
他这边说的悠然自得,不紧不慢,哪里知道李国助已是听的心潮澎湃。
原来他终于想起来这孙元昌是谁了。
他是山东博山的颜山孙氏家族的人。
这个家族的始祖叫孙克让,洪武三年由直隶枣强迁至青州府城东南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