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雅见高先生对她的提议既不欣然应允,也未断然拒绝,心中暗自窃喜,仿佛捕捉到了一丝微妙的转机。
她以一种略带顽皮却又不失温婉的语调,对高先生眨了眨眼,笑道:“瞧您那模样,就像是见了猫的老鼠,生怕我这小女子会把您生吞活剥了一般。此刻您不点头也无妨,毕竟时光悠长,待到我这豆蔻年华,十六七岁,您若依旧单身未娶,而我亦待字闺中,咱们何不顺应天意,携手共度余生呢?”
言罢,静雅如同林间轻盈的小鹿,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咯咯咯地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昏暗的夜色之中。
只留下高先生一人,怔怔地立于原地,心中五味杂陈。这小妮子的胆子也忒大了,着实出乎他的意料,如此直白的话语,竟也敢轻易脱口而出,想必是孩童心性,一时戏言罢了,无需过分在意,置之不理便是最好的应对。
然而,高先生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泛起涟漪。静雅给他的印象,无疑是深刻的——聪慧灵秀,容貌姣好,行事果敢,性情豁达,全无那些富家千金惯有的骄纵与蛮横,恰是他心中所欣赏的女子模样。只可惜,两人之间的鸿沟深不可测,身份地位的悬殊,如同天堑,不是他这等凡夫俗子所能轻易跨越的。
再细细思量,静雅那姑娘比自己小了足足有七八个春秋,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差距,更是横亘在我们之间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即便我们二人心意相通,愿意跨越这道年龄的界限,她的双亲又怎会轻易点头应允?在他们眼中,我或许更接近于她叔叔的角色,而非能够携手共度余生的伴侣。这份不合时宜的情愫,注定会遭遇来自家庭的重重阻碍。
此刻,我——高书奎,心中那份不切实际的幻想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的深刻体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
家中的每一笔开支,无论是柴米油盐的琐碎,还是三位长兄婚姻的长远规划,都无一不依赖着我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它不仅是经济来源的保障,更是支撑起整个家庭希望的基石。
因此,我不能,也不敢因为一段或许只会开花不会结果的情感,而轻易放弃这份维系家庭生计的饭碗。理智告诉我,必须脚踏实地,珍惜眼前的一切。
于是,高先生深吸一口气,将那些纷扰的思绪深深埋藏,抬起沉重的脚步,坚定地迈向回家的路。
每一步都似乎在告诉他,唯有脚踏实地,方能不负韶华,不负家人。
回到那洋溢着温馨与宁静的家中,静雅轻步踏入,发现夜色已深,餐桌上的晚餐早已撤去,只留下一抹淡淡的饭菜余香。
她微微蹙眉,转而轻声询问一旁的佣人王妈:“王妈,您瞧这,已经过了用膳的时辰,可还有什么可垫垫肚子的?”
王妈慈祥地笑答:“哟,小姐这是又忙活得忘了时间吧?家里现成的吃食怕是没了,不过您稍等片刻,我这就去灶间给您下一碗热腾腾的汤面,暖暖身子。”
话音未落,母亲的身影悄然出现在廊下,带着几分责备几分宠溺的语气问道:“你这孩子,一下午都不见人影,又跑到哪儿里野去了?好不容易这阵子消停些,怎地老毛病又悄没声地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