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尘埃落定,该来的总会来的。
历史就是这么吸引人,就像滚滚车轮一般向前,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停止。
公元前184年,刘盈驾崩,上谥号“孝惠”,史称汉孝惠帝。
之后,刘盈被顺利安葬,葬于安陵,距离刘邦的长陵只有四五公里。
可怜的孩子,终于在去世后,可以得到来自父亲的宠爱了。
皇帝去世的三天以来,苏云没有心情做任何事。
当初,刘邦将这可怜的孩子托付给自己,这孩子叫自己一声哥,终究是自己对不起这个孩子。
苏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料理这孩子的后事。
……
诸吕虽然铲除,可新的问题也随之来临,长安城内风起云涌,长安城外的刘姓诸侯王还在蠢蠢欲动,稍有不慎,整个大汉就有可能面临颠覆的危险。
大汉集团的三巨头,现在必须挑起大汉的局面。
在召回大将军灌婴后,所有的功臣集团就已经就位了。
未央宫。
苏云、周勃、陈平三人围于桌前,开始商讨着接下来的计划。
现在至少有五个问题要解决:
1、皇帝驾崩,皇位由谁来继承?
2、长安城里的刘章、刘兴居兄弟二人该如何处置?
3、齐王刘襄、楚王刘交等刘姓诸侯王都已经起兵,现在朝中吕氏一党已经彻底除去,该如何安抚他们?
4、太后吕氏和皇子刘恭该如何处置?
5、如何分配功臣集团的利益?
商讨来商讨去,最后还是落到一个问题上:
谁来成为大汉的新一任皇帝?
刘章、刘兴居兄弟二人,之所以在平定诸吕的过程中那么积极;
一来是因为他们和吕家有深仇大恨,他们要借着这个机会报仇;二来就是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想要推动大哥刘襄进入京城做新皇帝。
惠帝已经去世,按照父死子继的原则,皇位应该落到惠帝的儿子刘恭身上。
可吕后是他的祖母,吕家已经被平定,不能再推一个吕家的孩子登基为帝。
再者,惠帝临终前曾告诉过吕后,希望吕后能将他的儿子刘恭留下来,不让刘恭再掺和到政治斗争中。
吕家已经全被灭族,只剩下吕后一人,吕后已经心灰意冷,打算按照儿子的遗愿,不再出深宫,将孙子养在深宫中。
刘恭不能继位,刘盈又只有刘恭一个儿子,按照原则,皇位就落到了齐王刘肥一家,也就是刘襄的身上。
这就是为什么刘章兄弟二人,那么积极倒吕的原因。
周勃提议,不如让刘襄登基,他们一家人在诛吕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登基为帝也说的过去。
苏云是想直接推刘恒的,但此时大家都不看好刘恒,直接推有点太明显,会让大家觉得自己和刘恒关系太近,想要扶持刘恒做傀儡什么的。
至于陈平,则是不发一言;
毕竟,功臣集团矛盾重重,现在还不好开口。
就在众人犹豫不决之际,琅琊王刘泽进京,他的一番话,让众人不得不改变原来的想法。
刘泽,刘邦的远房堂弟,这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西汉后面的历史。
这时候,刘泽已经是年纪最大、最有威望的宗室,他说的话,众人当然要考虑。
刘泽和吕家走的近,被获封为琅琊王,刘襄起兵后,声称有军国大事商议,要求刘泽前来面见自己。
刘泽信以为真,于是去见齐王,却被齐王与中尉魏勃扣押,琅琊国的军队也落到了刘襄的手中。
因此,刘泽可以说恨透了刘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