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真是忍不住对他拍手称赞,听韩信部署兵势和安排战略,真是如饮美酒啊!
看着韩信依旧满脸愁容,苏云询问道:“有什么问题吗?不是三条计策都提出来了吗?怎么还愁眉苦脸的?”
韩信盯了一眼苏云,“唉,就是因为做过齐王,我才对现在的形势感到愁啊!
齐地有七十二城,是个超级大国,如果刘兴居退守齐地,策反他两个侄子,他两个侄子要是害怕事后被牵连而出兵,到那时可就麻烦了。”
听韩信这么一说,事情确实挺严重的,有韩信在,苏云也不想思考了,急忙问道:“你都说出来问题了,我想你应该有办法解决吧?”
韩信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将目光又放到了苏云身上,“这事也不难,关键在你,皇帝信任你,只要你给他说,他必然会采用你的计策。
刘则、刘喜两兄弟本意上肯定是不想反的,就是怕刘兴居造反而受到牵连,所以他们现在对于出兵与否定然是犹豫不决。
你现在即刻前往太原,告诉刘恒,让刘恒返回长安,立刻拟一道诏书,凡是朝廷大军到时停止反叛活动投降的,朝廷一律既往不咎;凡是不跟着刘兴居造反的,一律赦免罪名。
此诏书一到,刘则、刘喜两兄弟必然不会支持刘兴居造反,济北地区的百姓、官兵也不会再为刘兴居卖命,我们便占据了人和,平定叛乱就易如反掌了。”
苏云表示赞同,韩信说得很对,民心是很关键的,此时这样一道诏书,可以胜过十万雄兵。
苏云立刻动身,前往太原找刘恒去了。
说来也是可怜,苏云刚接了刘恒的诏书,来到前线诏柴武起兵讨伐刘兴居,在前线待了没多久,又要跑去太原找刘恒。
本次出兵的第一倒霉蛋已经出现了……
……
听了云哥的话,刘恒也觉得很有道理,况且他也不想过多的牵连无关的人,于是即刻启程,返回了长安。
七月到达长安后,刘恒立刻颁布了诏书:济北王背德犯上,不仅连累了济北的官吏和百姓,还连累了整个齐国,这是大逆不道的。
济北、城阳国和齐国的官吏和民众,凡是在朝廷大军到来之前就自己停止反叛活动的,以及率部投降或献出城邑出降的,一律赦免,官爵复原;
那些开始曾与刘兴居一起造反但后来投降了的人,也予以赦免。
此诏书很快颁布全国,济北的士兵和官吏都不愿意再为刘兴居卖命,纷纷倒戈投降,柴武也因此连战连捷,一路高歌猛进。
八月,全歼济北叛军,刘兴居本人也被活捉,柴武将他绑好,一路送往了长安。
好歹是刘恒的侄子,是他们老刘家的家事,柴武作为一个外将,自然是没有权利处决他。
————————
刘恒安排将刘兴居押赴到长安未央宫中,要亲自审问他。
刘恒盯着这个侄子,那是满脸的愤怒。
造反不说,结果还勾结匈奴,这是卖国的大罪!
刘兴居一点不知道自己的错误,还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好像马上就要为国家赴死一般。
看到四叔气冲冲地走来,刘兴居先开口了:“四叔,别来无恙啊,哈哈哈!
成王败寇,既然已经被你捉住,那我就不再反抗,想杀就杀吧!到地底下,我看你怎么面对太祖高皇帝!”
“啪——!”
一声清脆的巴掌声,极响极响,力气大的竟然一下就将刘兴居扇倒在了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