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查明真相,苏青霓假装这段时间一直被黑衣人追杀,密函放在一处安全的地方,而她也找到了白安秋,决定联合暗中调查任长老的背景。
“你是怀疑这位任长老有问题?”白安秋直接点破其中的关键问题。
苏青霓点了点头。
“我不如你们学宫这般聪慧,但我有种直觉,这个……我总感觉有些问题。”苏青霓没有实际性的证据,也不敢直言议论门派中的长老。
白安秋若有所思。
“我想先看看密函,如果密函真如任长老所说,是世家商人勾结江南官员贪污受贿的罪证,那就说明,你的身份已经完全暴露了,很快江湖上的人就会知道,是你杀了卓大人,那些暗中执棋的人也会派更多黑衣人来追杀你。”白安秋认真地分析着事情。
这件事情已经等不到大先生来了。
三天的时间,很难保证不发生点什么。
苏青霓还是有些犹豫。
“此时此刻,你相信我还是相信武宗的长老?”白安秋反问道。
如果是平时,苏青霓自然会选择武宗,那是自己生活成长的门派,怎会不信。
但今日,她犹豫了。
当她在卓文卿房中准备暗杀他的那一刻,她就犹豫了。
正如卓文卿所说的,他虽然不是什么好官造福一方,但也不是贪官污吏。眼下的情况确实是如此,那为何在给武宗密信中却言之凿凿地描述了卓文卿是贪官,而且还十分充分地提供了卓文卿的罪证。
那些罪证在卓文卿面前,连一个回合都撑不起来就全部被打翻了,如果他真是贪官污吏,该死的狗官,他何必以死明志,他扶持的那些江湖帮派,为何没来保护他,替他报仇?
她犹豫了。
她不知道谁对谁错。
她现在就是想先完成卓文卿临终前的嘱托,将信交到学宫大先生手中,然后策马回武帝城,将此事与宗主沟通清楚,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但眼下,她唯一能相信的,不是身为同门的云无伤,而是这个刚守护住东洲城的学宫弟子白安秋。
她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应该相信他。
也许是那一颗护脉培元丹,也许是在寒山寺面对黑衣人围攻他选择挡在自己身前,又或者是因为他学宫弟子的身份……
“我该相信你吗?”苏青霓有些茫然。
白安秋用着坚毅地眼神看着苏青霓,“可以。竭尽所能!”
他毕生的志愿不就是读百书,成君子跟儒圣一样,言出法随,仗剑天涯。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在学宫处,他修习素光御心诀的时候,引起天地共鸣,修行一日千里,不就是以己心修天下。
此时的江南贪污案,关系江南百姓,他岂有坐视不理之说。
如果白安秋只是借帮助自己的幌子骗取密函,苏青霓也有绝对的自信可以当场击杀白安秋。
在绝对的武力面前,脑子好不一定管用。
当日,白安秋并不知道此时的苏青霓是这般想的。
他翻阅着密函中的一些细节,信并不多,确实是提到了江南官员和当地世家商人勾结,利用市场控制官盐的出售,背后再给世家商人开具盐引,将官盐流入黑市,抬高市价,赚取更高利益。
这一些都被卓文卿写得十分详细。
而他信中也提到了证据就藏在度支司当中,以大先生的智慧必定会找到。
卓文卿到死,也还留着一手。
没有直接将罪证和密函放在一起。他不是信不过苏青霓,而是怕背后那些人更有实力!
“证据的事情,我们等三日,只要大先生赶到姑苏城,看到此信很快便能找到这些狗官的罪证。”白安秋气愤地说道。
苏青霓与白安秋就在醉仙楼中密谋着,他们决定设计一个巧妙的计划,引出隐藏在暗处的任长老,让他露出马脚,好给大先生的到来争取时间。
白安秋擅长布局,他利用学宫的关系和影响力,散布出密函即将被送往京城的消息。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江南官场和商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江南世家的一些商人慌了。他们只是知道卓文卿死了,但没人知道他的死意味着什么,他们都不觉得自己能有什么罪证掌握在他手中,但是一个人的出现,让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
这个人正是武宗的任长老,也是背后那个人的话事人。
江南的那些世家商人看到任长老都亲自出手了,看来这回真的要凶多吉少了?
他们恳求任长老除去苏青霓,找到卓文卿死前留下的密函证据,无论如何都要确保江南这一条线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