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大山,打野!
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只要富含灵气,都是方烬的猎物。
透明章鱼获得的隐身能力实在是太好用了,方烬越来越佩服当初的自己,简直是英明神武!
他四处观察,发现只要是树木茂盛的地方,就会有虫子与尸体,为了培育好果树与灵花,他要尽可能摸清这门大自然的学科。
“哇!紫色的竹林,好稀有,砍一根回去。”
……
“我去,奇数足的虫子,抓几只回去耍耍。”
……
“偶买噶~富饶肥沃的黑泥土,全部打包带走。”
……
短短几天的功夫,方烬的菜园子就初具雏形,紫竹、赤果树、白茎黑花、陀螺椒、地雷瓜……各种灵植竞相生长,茁壮向上。
方烬每天都是激情满满,他一大清早就会爬起来静心诵经,然后去往后山取甘泉水,用以浇灌灵植,接着就开始钻研古籍,一直到傍晚。
他在地下室炼体,炼气,炼心。
可能有人会觉得,方烬的这样的生活未免太枯燥乏味了……刚开始,就连他自己也不习惯,甚至想过放弃,但后来,他还是慢慢的坚持下来了。
修身养性,最重要的还是遵循内心。
叩问古人,这曾是方烬大学时的梦想,这其中虽然有爷爷方笑林的影响,但他自己也对此十分感兴趣。
如今,他每天都要看书,什么书都看,什么都学,什么都记在脑中。
“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妙不可言!”
在澎湃的玉海加持之下,方烬的精神力远超同辈进化者,这使他的悟性与感知力都强而深厚。
所以,无论是有关文学、历史、宗教、农业、医学、炼造、经济、手工、建筑等等方面的着作,方烬都有涉猎。
他潜心修炼,却不注重效率与成果,而是享受过程,不断总结经验,产生思考,积累出自己的“道”。
“古人云,知行合一,近代伟人也曾言,要实事求是。我必须要靠自己摸索出前进的路!”
方烬立下豪言壮志,并付诸行动……
古代武学曾被现代人唾弃,有人说那些都是花拳绣腿,华而不实。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们渐渐遗忘了传统功夫。
方笑林则在笔记中留下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古武的没落虽然与科技进步有很大的关系,但其衰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的选择上。
古武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循环,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下,人们迫不得已舍弃掉了这份宝藏。
“欲打牢根基,必先炼体,肉身的承受能力越强,以后能走的路就远。”
方烬拿出洪四手赠给他的升灵液,这药液原本是口服的,每次吞服后都要闭关一周的时间,药效才能完全吸收。
如果将其置于缸中,以肉身浸泡,由外而内的吸收,把节奏放缓,时间拉长,充分利用药液的效果,吸收精华。
“还不够,兑山泉水,以沸水煮肉身,打通身体每一处毛孔,将药液深入骨髓,在体内生根发芽。”
方烬将古武、古医学、农业等典籍结合,开始探索炼体之路,在这期间,他历经痛苦与折磨,伤好了又接着伤,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己的极限。
他的皮肉从一开始的脆弱变得坚韧,再是经脉,也变得通畅,血管、内脏都富有活力,充满弹性。
“这还远远不够,必须深入大山,让自然来考验我!”
闭门造车是不会有大进展的,方烬不畏艰险,下定决心要用最艰苦卓绝的苦痛来磨砺自我。
野外长满荆棘的草丛,他用来当床睡……地上爬满毒虫,他抓起来就塞进嘴里……湍急而下的瀑布,他一站就是好几天……
“古武玄妙无比,单是不同种类都数之不尽,更不要说其中精髓。”
炼肉身,还要有力量,破坏力。
当然还要有速度、耐力、爆发以及恢复能力。
拳法、腿法、内功、轻功、防身……
每一种功法都大有门道,一时半会不可能消化的掉,方烬只拣看起来厉害的学,到时候就是打不过也能唬住对方。
他开始搬重物,家里没有,他就去山里,去郊外,去江东城。
于是,平静许久的江东城突然爆发出一件重大新闻:
有目击者称,某大型健身会所中,大量的器材凭空浮动,诡异吓人。不少人感到害怕,纷纷远离那个会所,但也有胆大好奇的人慕名而去,欲一观奇景。
但在不久后,这种怪事再没有发生,人们对新闻的关注又转到其他地方去了。
……
转眼间又过去三个月,方烬日复一日的修身养性,栽种灵植,终于在一个平静的午后,他突然发飙了。
“岂可修!已经一个多月未曾下雨了,老天爷,你欠我的灵雨要拿什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