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
场景:大黑山,山中别院,书房。
人物:惊蛰,霜降。
惊蛰负手站在窗前,望着只有石头,没有任何花草的花园细。
霜降恭敬地站在他身后。
霜降:在选定的范围里,邪毒已经全部爆发,除了......洛河镇。
惊蛰:是小满负责的地方吗?。
霜降:是。
惊蛰:她现在人呢?
霜降(犹豫着)她......擅自去了王城,说是要......将功折罪。
惊蛰:密切注意她的动向,不要坏了我的大事!
霜降:是。那洛河镇......
惊蛰一挥手。
惊蛰:别去管它,小小一个镇子,不足挂齿。我只是要看看,伏羲对天下苍生的危乱,会做出什么反应。
霜降深施一礼,转身出屋,脸上神色复杂。
4-28
场景:王城、王官、星象台。
人物;伏羲、绯忧(贴身近臣)、近侍。
伏羲仰望苍穹,身影显得异常憔悴孤寂,体现出王者的寂寞。
绯忧站在伏羲身后,一言不发。
伏羲长叹一声。
伏羲:雁秋星落,本命灯灭。雁秋......怕是已不在人世了。本来,她的本命灯似灭而非灭,我尚存一线希望,可现在......
绯忧:王,请保重。之前,为了堪破即将面临的灾劫,您耗损了自己一百二十三年的寿数。之后,又强行延续雁秋的本命灯,如今您要为了天下万民保重啊!
伏羲:(苦笑)生老病死,乃人间必须,白云苍狗,莫不如此。只是雁秋拼着性命得到的消息传不回来,我面临天下即将到来的大难束手无策,叫我能放得下心?
绯忧:(犹豫着,但终于下定决心般)王,不如早立下继承人。此时乃多事之秋,王位早定传承,则民心稳定,还可为王分忧。而且,王可借此机会进行观察,看选定之人能否担此重任,能否肩负天下。一举数得,岂不是好?
伏羲转过身,平静的。
伏羲:你们都是这个意见吗?
绯忧深施一礼。
绯忧:愿大王千秋万岁,只是立储一事......还应早做定夺。
伏羲:你与其他各大族长,究竟属意于谁呢?
绯忧:(正色道)王有三大弟子。本来雁秋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惜她已经为民捐躯。剩下的芒种与神农,各有优势。芒种刚毅,神农仁和,各大族长也各执一词,意见不能统一,还望王来定夺。
伏羲沉吟着,一时不语。
有内侍急匆匆走进,跪倒,双手高举羊皮卷。
内侍:王,有急报。
绯忧上前,接过羊皮卷,看了几眼,脸上露出惊恐焦虑的神情。
绯忧:王,大事不好了。王城周围的十三镇中有十二镇爆发了邪毒,百姓死伤无数,有渐渐向王城逼近的趋势。
伏羲也吃了一惊,但很快镇定了下来,轻声的。
伏羲:是大灾来临的兆头吗?
绯忧:(上前一步,担忧的)王是说,这件事背后有人操纵?
伏羲:(摇摇头)没有定论之前,猜测无异。可惜我自身灵力损耗过重,暂时无法起课卜算。也罢,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刚才你提起立储之事,我认为此事来得也算恰逢其时。
伏羲想了想,下定了决心似的。
伏羲:这样吧,这件事就交给芒种和神农去办。北六镇由芒种负责,南六镇归神农负责。他们之中,这件事谁办得好,谁就是王位继承人。
绯忧:是。
4-29
场景:洛河镇,苗香家,惊丘房间内夜深人静。
人物:苗香,惊丘,谷雨。
苗香蹑手蹑脚地从自己房间出来,怀中抱着一个布包。
走到惊丘所住的草棚前,停住脚,打开布包看了看。里面是一双新做的男人的布鞋。
她侧耳听了听,轻轻推开了门,走了进去,站到床前。
床上,惊丘仰面睡着,白晃晃的月光洒到床前,照得房间内分外明亮。惊丘的脸,英俊而安详。
药凝望了一阵,有点羞涩地偷笑,以极低的声音说。
苗香:想不到你还真是挺帅的,帅过全体洛河镇男人的总和。那,看在你对我百依百顺的份儿上,给你做了双布鞋。如果你表现得好,我会考虑招你为婿,不管你想不想得起以前的事了。
说着,把布包放在床上,轻手轻脚地转身离开。可才走到门口,就听到。
惊丘大叫: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