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兄弟四人一战成名,他们都成了闵家子弟心中的偶像。
受他们的影响,有不少人希望能够成为昆吾门弟子。特别是闵奇嫣,一天到晚缠着林海教她昆吾剑法。
“我不能私自传你剑法,连宗门弟子修炼昆吾剑,都要经长老会的许可,你哥和江哥、宋哥现在尚未修炼。”林海如实相告。
“那你快点帮我成为昆吾门弟子。”闵奇嫣撒娇地说。
“要加入为昆吾门,最好的办法,就是参加五年一次的收徒大赛。否则,你只能是挂名弟子。经过每年比试的前十名,可以成为外门弟子。突破到结丹境才是内门弟子。”江立波解释说。
闵奇嫣反驳说:“你骗人,我哥一到昆吾门就是外门弟子。”
“江哥没有骗人,你哥可是收徒大比的第五名,只是后面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但他的比赛成绩摆在那里。”林海拍拍闵奇嫣的小手,耐心地告诉她说。
“明年,六大门派又会招收弟子。你现在加紧修炼,争取比赛前突破到开窍境中期。”林海说着,将两样东西交给了她。
“这是一瓶玄级极品聚气丹,再送你一本‘飞燕剑谱’。希望对你参加明年的选拔大赛有所帮助。”林海勉励她说。
“飞燕剑谱”是一套地级中品剑法,是大猩猩送给林海的高级储物袋里的东西。林海觉得很适合闵奇嫣修炼。
“还是林大哥对我好!”闵奇嫣嬉笑着说。她放开了林海的胳膊,开心地收下林海赠送的灵丹和剑谱。
“这丫头,就是爱粘着她的林哥哥。”钟如惠嗔怪说。
在闵家待了十天的时间,林海他们又踏上了征途。
下一站,是送宋小星回家探望亲人。
他们原本打算让闵奇才留在家里陪伴父母,可他坚持要一起去宋小星家拜访。闵父、闵母也大力支持,把自己的儿子“赶”出了家里。
“四弟,你家里有些什么人?”江立波在路上问道。
宋小星家在堰都平原,这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特产丰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可他父亲英年早逝,母亲改嫁他乡,自幼跟着奶奶长大。他打小时候起就捕鱼捉鸟,割草砍柴。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倒也自由自在。
因为常年往武馆送鱼,与武馆里面的人很熟。馆主见他天赋极高,而且力大无穷,便有意让他修炼“卜字铁戟”。
十年下来,他不仅能使出一手好的戟法,而且还突破到了开窍境中期。于是,他一个人来到南城报名,参加四大门派收徒选拔大赛,有幸挤入了前二百名,被齐志国收为昆吾门外门弟子。
听完宋小星的讲述,兄弟三人为小胖子的成长经历唏嘘不已,也为他能自立自强感到高兴。
“你远离家乡,加入到昆吾门,不牵挂奶奶的衣食起居吗?她老人家病了怎么办?”闵奇才关心地问。
“我有个叔叔,婶婶也很贤慧。他们有一双儿女,堂兄和堂妹也时常去问寒问暖,照顾奶奶无微不至。”小胖子回答说。
一路奔波,离小胖子的家越来越近了。
“再有半天就能到达慈乌城,我家就住在城里。”小胖子说。
“慈乌城?怎么取这样一个名字?”江立波好奇地问。因为他知道,慈乌是乌鸦的一种。
“这里有个典故,我也是听奶奶说的。”小胖子慢慢地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庄稼地里寸草不生。
有一户宋姓的农户,家里只有两口人,母亲年逾花甲,儿子身强力壮,是把做农活的好手。可是他无论如何勤劳,家里依旧缺吃少穿,一贫如洗。直到四十岁了,还娶不起媳妇。
久而久之,儿子脾气越来越暴躁,对母亲总是恶言相向,时间一长,只要儿子一开口,老人家就心惊胆战。
有一天,儿子在山上开荒,时间已过午时。他又饿又累,便到林荫下休息。忽然看到树上有个鸟窝,一只老乌鸦年老体衰,呆在窝里飞不动了,有两只小乌鸦不停地觅食回来喂它。
见此情景,儿子在想:连乌鸦都懂得反哺,我身为人子,怎么不知道孝敬母亲呢?他后悔不已,心中痛恨自己。
刚好,母亲此时为他送饭过来,见到母亲蹒跚的脚步。他急忙叫了一声:“娘,您慢点走。”
母亲耳朵不好使,以为儿子又在骂他,便急急忙忙走来。谁知绊上了一根树根,摔倒在地上,气绝身亡。
儿子抱着母亲尸体放声大哭,悲痛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