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景惠帝眉头一蹙,低喝一声,“不可妄下定论,先按大师所言,暗中观察。若永安郡主真能成为我景国之福,朕定不会亏待于她;若她有不轨之心,朕也绝不姑息。”
“皇上圣明!”大臣们齐声说道,声音在御书房中回荡。
景惠帝眉头紧锁,眼神深邃,似在思索着什么,随后他沉声吩咐道:“今日,天降祥瑞,又得神赐之物。吩咐城中百姓,捕捉螃蟹为食,共同享用这天赐的美食。至于被毁坏的田地,立刻让人详细登记在册,免去税收,并给予相应补偿。”
“皇上此举甚妙啊!”一位老臣微微眯眼,赞赏有加,“一来可以防备不轨之徒以天象之事大做文章扰乱民心,二来也可以对受灾的百姓加以安抚,皇上心怀天下,实乃百姓之福。”
一位大臣赶忙上前一步,微微躬身,“不仅如此,这赏赐螃蟹之举,妙处非凡。既能让百姓深切感受到天恩浩荡,还体现皇上对祥瑞的重视,民心定会更加向朝廷靠拢,此乃一举多得之良策啊。”
“不错。”另一位大臣满脸堆笑,不住点头赞同,“皇上,臣以为可再派些人手协助百姓捕捉螃蟹,同时将螃蟹的烹饪之法,昭告天下,让百姓能更好地品尝这‘天赐之食’。对于那些受灾百姓的补偿,也应尽快落实,可派忠诚可靠之人专门监督,确保每一位百姓都能得到公平合理的补偿,如此,可安民心,保我朝太平。”
“皇上圣明,这一系列举措定能稳定局势。不过,对于永安郡主之事,毕竟兹事体大,还需从长计议。”一位大臣面露忧色。
景惠帝轻轻叹了口气,神情越发凝重,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此事,朕心中自有主张,众卿就不必再议了。”
说完,他挥了挥手,似要挥去萦绕在心头的阴霾。
几日后,大理寺卿韦伯仲到达淮王寝宫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
他转身回去,抬头看了三遍门楣上“逍遥宫”三个字才敢确认他没有走错地方。
原本应该门禁森严的皇宫,此时跟菜市场差不了多少。
那些原本应该守在大门外的士兵有不少停在温锦的面前。
他们推推搡搡地道:“郡主,听闻你玄术上造诣颇深,也给我们看看呗!”
“我什么时候能娶上娘子?”
“我能活多少岁?”
“我娘的病何时能好?”
韦伯仲:“…”
他冷声斥责道:“当值期间擅离职守,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他此时身着红色的官袍,黑着一张脸。
他是大理寺卿,又加上办案如神,关于他的传奇很多,所以很多侍卫都认识他。
他虽然不是他们的直属上司,但是侍卫们也怕他,刹那间就做鸟兽散,原本在哪里当值的就回哪里去。
他们全走了之后,原本热闹的场景,瞬间冷清了下来。
他这才发现温锦在院子里支了一张桌子。
桌子的一侧挂了一块白布,白布上写着:“铁口神算,有求必应。”
韦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