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八九十年代的春节虽然说是普通老百姓日子都不好过,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很昂扬向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非常强烈!心中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向往信念很坚定!物质生活贫乏连基本温饱都达不到,挨饿受冻寻常事,可精神生活丰富多彩自娱自乐!过年了就更热闹:鞭炮齐鸣家家响,门对挂栏户户新;锣鼓喧天大小戏,笑语欢歌百姓乐!
记得当时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饲养一头肥猪留着过年宰杀,实在宰杀不起的也会把饲养的肥猪卖了换些钱过年用。那时候的猪头特别受欢迎,因为一个猪头能弄出好多花样菜,做冷碟子的招待人很划算:猪耳朵,猪舌头,猪嘴巴做成熏烧肉,还有猪脑子猪眼睛都会留给家里小孩子吃说是吃了能补脑子和眼睛亮;猪头骨还能熬油汤用来烧菜!说穿了就是很划得来能凑几个菜。过春节其实家里舍不得吃,把好东西留着招待人,人家请你了你必然也要回请,不很短礼!比如炸肉丸也叫驼子,都是把真正的有肉的丸子收起来,另外用萝卜豆腐黄芽菜加面卷子和山芋粉混合炸多点,留家里吃。猪头肉猪耳朵猪扣条及猪舌头等留着请客!那时候的人穷但都好客,礼尚往来礼数多,正月初二就开始了互相请客,
首先考虑的是请大小队干部,以及家里面的在外面的和自家有点关系的有头有脸的亲友;再就是左邻右舍和自家相处好的人,或是曾经受人恩施救助的恩人!
总之新年一个正月起码在十五元宵节前都是这样的!互相请客互相拜年走亲访友不亦乐乎……
我们的街上因为有搬运工会,工会上的剧团在文革中诞生京剧淮剧几个样板戏演艺非常精湛,在全县都闻名到外地演出了好多场!每逢春节就会盛装演出,非常受欢迎!《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以及自编自导自演的各种地方剧,热闹非凡,真正是:神马小街神马飞,百姓欢乐百姓醉;生活贫寒无所畏,精神向往幸福追!
记得我的大姐也曾参与了演出,饰演过小丫环!我父亲的好友把兄弟学勤叔叔,人长的帅一直演李玉和郭建光和扬子荣特棒!
当时我们家的春节也是如此:是凑合着在欢庆,孩子多父母亲会多多少少的在三十晚上守岁的时候,给每个孩子发压岁钱,也就一块两块的新票子,很少给五块十块钱的!也会给每个人买件新衣服鞋帽等……
新年初一到街上孩子们就会在一起互相比谁的压岁钱多!条件好的家庭孩子们会很炫耀……
我在正月初一也开始拜年祝福,那时候没有什么手机更从没有听说过!只听说过特别有钱牛逼的人有什么大哥大,普通人能用得上传呼机也叫pp机的就算混的不错的了!我也有pp机还是中文的,但带回家肯定就没法用,因为当时的传呼机区域限制,想跨区域使用要花钱给传呼台开通呼叫转移!
我首先去表叔亮东家拜年,是和敏荣等人一起去的!也去拜访了二哥在一起吃了饭喝了酒!还分别去为几个长辈拜年了……
那时候玩麻将也比较盛行,有的是全家在一起小玩玩,也会带点小彩头;有的是亲友聚在一起玩玩开心开心;但也有是真正的聚在一起找背静的地方赌钱的……麻将扑克执猴子等!
我是不打牌不参与的,有空会看看书陪儿子玩,也会到母亲河盐河边散步……
我的新宅邻居穆三就是一个赌博高手,赌技非常棒,赢多输少,他们全家都喜欢参赌乐此不疲!
家属提醒我老岳父的生日要到了,我们准备提前初四就过去阳口了!提前去看望她父母亲并给他们全家亲拜年……
我们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家里面的破自行车既沉又会经常出毛病,根本就没办法长途七八十里路还要背着妻子和儿子!骑行,只能去向街邻借一辆好点自行车了!
阳口你好我们马上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