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一大早,夏莹莹带着自家男人和两个娃坐火车返回安泰县。
身后还跟着娃姥姥。
夏莹莹感觉身心松活了一大截,这一路多半时间是老妈抱着小宝。
东西放稳,人在位子上坐好,夏莹莹看一眼自家男人和女儿,再看一眼老妈,露着一排小白牙嘻嘻笑。
“姐夫,我说我妈会跟着我来,你还不信。”
江山也给她微微一笑。
是谁前段时间说老妈靠不住的?
“莹莹,咱妈疼小梅小宝才跟你来。”
张兰不承认她疼孩子:“外孙子菜根子,我疼了有什么用?”
小梅收住脸上微笑,提醒她妈外孙也是亲孙。
“妈,干么说这种话,你越疼小宝,小宝长大了越跟你亲,就咱农村人把外村当菜根子,城里姥姥更疼外孙。”
张兰觉得小女儿念了几年大学成了城里人。
这段时间,莹莹爸老担心他小女儿跟着江家女婿跑了,真不知道他为什么有这个担心,脑子有毛病。
莹莹在安泰县一中当老师咋就不行,安泰县一中给新进去的老师分了一套房子呢,其它地方能分一套房?
夏莹莹又想起了亲弟。
“妈,我弟干么去了呀,昨晚一夜没回来,今天一早还不见人。”
夏莹莹想把弟弟也带走。
混小子昨晚夜不归宿,不知道在哪儿匪去了。
张兰气呼呼。
“谁知道他去哪儿了,你爸说城里厂子这段时间招工,跑跑关系找个人让你弟当工人去,他不愿去,他说要跟着你姐夫做生意赚钱,啥毛病,生意有那么好做?”
夏京京想拿一笔启动资金,拉些便宜货,跟江家姐夫一样找地方摆摊子卖。
夏天成手里的一千块都给了江山,哪还有钱给儿子瞎折腾。
他这段时间叨叨夏京京,说他应该去县城的几个厂子应招当工人。
夏京京烦老爸瞎安排,人家厂里压根就不要未满十八岁的人。
可翻开家里户口本看,夏京京刚满十八岁,老爸说你不去厂里上班,那就给你娶媳妇把你拴家里。
夏京京跑出去浪,尽可能不待在家和老爸说话。
江山嘴角微微一笑,看一眼夏莹莹,递个意思让她给她老妈说明白。
夏莹莹说得一本正经。
“妈,让京京跟着我姐夫干,在县城开菜铺怎么着也要两个人来回倒腾,我姐夫找别人还不如找京京。”
张兰眼里很吃惊,女婿要扔掉村里的土地吗?
“怎么着山子,你要在安泰县城开菜铺?”
“妈,也不一定是菜铺,什么好赚钱就买什么。”
江山想开菜铺,是想让村里的李旺军种菜,好有销货渠道。
也不能考虑得太死,也不一定是菜铺。
就怕小舅子吃不了每天赶路拉菜的吃力活。
江山有一个意思提醒岳母。
“妈,莹莹,你俩不用担心京京,他今天回家里,一看你去了安泰县城,说不定他今晚就赶过来了。”
江山这一提醒,夏莹莹立马反应过来,京京不是今晚就是明天就追过来了。
他怎么可能跟老爸长时间待在家里。
张兰还是一脸忧虑。
“莹莹,我不在家,你爸连一顿饭都吃不上。”
夏莹莹不信,撇一下嘴。
“妈,你瞎担心什么呀,你五六天不在家,我爸能饿死不成,他一个大男人家,那是没逼到那个份上,要是逼到哪一步,看他会不会做饭。”
张兰心里不悦,莹莹说的这叫什么话,谁家女人逼着家里男人扒锅上灶。
不过,事情有个缓急轻重,莹莹刚当老师在一中上班,不可能在家待着照顾姐夫家两个孩子。
江家女婿也不可能待在家照顾两个孩子,男人家要干事,怎么着也不能围着小孩转。
莹莹和山子昨天说让她跟着去安泰县带孩子,她毫不推辞一口答应下来。
今天早上走的时候,张兰做好了他们父子俩吃的馍,又安顿孩儿爸想吃肉了挖一碗肉片子,铁锅搭在炉子上热一下就能吃。
夏天成似乎烦躁的很,给他老婆子没好口气,去去去,莹莹爱把你领哪儿去我不管。
正月十五还没过,夏天成不想跟老婆吵架,不管怎么样,莹莹熬过这一学期,分配工作的时候不能往安泰县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