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提醒你们一句,不要去骚扰平安新村的居民。”
这话已经算是说的比较重了,说完以后,王主任便回去了。要是再做不到,被方平安反击的话,也是他们自己活该。
1、关于新村——
区里,街道办,还有方平安会各自整理新村的各种想法,到时候一起讨论研究,再定制出最终的规则来。
这是一个长期实验,其目的是为了研究出一种小型的能够自给自足的共产村,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关系研究。它虽对我国某个时期影响很大,但本质是一种本土空想SH主义,没成功过。
不过不妨碍方平安去研究实践它,因为可控,小型,对于社会来说也没有什么负担和巨大影响。
靠着社会资助捐助,那就不叫新村了,这也是外院房子他必须出租金的原因,街道办与区里可以提供便利,但你得付钱,而不是八方支援把你给供养起来。
所以新村的基础就是两亩半的园子,6间宿舍的租赁权,启动资金5000块,钱是方平安自己掏的腰包。
靠着这些,以农业为基础如果能够做出一些成绩来,那街道办也好区里也好,脸上就有光了。
至于说推广基本是不可能的,这只是一个关系研究实验而已,相当于某些大学里社会关系学的一个课题研究。复制的可能性太低,上头也不会说一时脑热搞什么推广,而只是作为一个特殊个例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
人人都知道新村成功概率很低,但不妨他们都想看到一个成功案例——做成了,那就是大成果大功绩;不成功,那么多名人都没有成功过,也不是罪过。特别是这个村子超小型,不会浪费社会资源。所以方平安发挥的空间很大。
但付出的代价一样很大,土地虽然还是他的,但凡属土地之产出,那就是集体所有了,这个是基础,不能动。
启动资金也是他自掏腰包。
2、方平安的收获——
方平安的收获也不错,再也没有人对他曾经的“富农”身份说三道四,你要是觉得他这样还不属于贫农,你把自家所有也捐出来变成集体所有啊?
城里两亩半地,加上自掏5000块钱,谁不心疼?
另外区里还答应他可以附加一个额外合理合法的条件,算是奖励。
方平安的条件是——探监,我要见我老爹一面,儿子病好了(区里不信)还成了村长,母亲迁坟,仇人已死,怎么说也得通知老爹一声。区领导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因为并不过分,让他先回去,安排好就通知他。
3、易中海慌了——
现在最慌的不是刘光天和傻柱,而是易中海。
他想要的东西就在花园子或者方平安的房子里,本想着等方平安死的时候,伪造手印弄到房契,然后再开展他的计划。结果方平安如果死了,园子和房子捐给街道办收回国有?而且在什么《备忘录》上备注了这个事情,那不就是立了遗嘱吗?
自己最大的算计就这么落空了?
这比贾东旭死了还要令易中海痛心!
因为如果找到“那些东西”,多少个养老人易中海都能养的活啊!
这也是他一直针对方家的原因,自从搬进这个四合院来就开始执行,到现在却换来一场空?!
眼见着,易中海的头发又花白了些许,众人还以为他是被王主任训斥而灰心丧气呢。
4、王主任对于管事大爷们的态度——
实际上这些龌龊事情她见得多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可以说95号院子还算比较收敛的,只是一个缩影而已。
东街屠夫一家,因为邻家孤儿寡母小孩子嘴馋了(饿的不行),偷吃他们家肉汤,告了上去不愿调解,除非寡妇愿意嫁给他的傻儿子做老婆给他们家传宗接代。结果寡妇不愿意,小孩被判进少管所10年,寡妇想不开上吊自缢……你能说小孩子没错吗?又能说屠夫一家做错了吗?总价值才2块多钱的一盆肉汤啊!这就是严厉打击的结果!
因为灾荒饥饿偷盗、为了几斤粮食被迫杀人、欺男霸女、以权谋私逼死富户、吃绝户、顶罪坐牢、打击改造黑五类过头致人死亡、或扩大牵连范围……这个时期这些现象比比皆是,怎么办?都给毙了?那改造ZC留有何用?
(特定情况下为了生计采用极端方式杀人,与小康社会情况下的杀人案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能用同样的眼光与处理方法去评判。)
FL不完善,ZC优先,还有各种人情、宗族、裙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