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平安几人看着这些布料也是犯愁,85丈也就是208.25米,绝对够他们用,但是这颜色……
说句不好听的,做成衣服穿出去,人家都以为是从垃圾堆里捡出来没有洗干净的那种,太磕碜了。
怪不得没人买。
“这些不能送回厂里重新漂洗和染色吗?”方平安问了问,布料本身没破,只是颜色上有问题而已,算不得大事儿,重新漂洗剥色染色,总比这些残次品放那儿卖不出去好吧?
但——现在有没有这个技术还真不好说。
杜主任摇了摇头说道:“不行,为了这么点残次品返厂返工划不来。”
方平安咬着手指甲想了想,问题在于颜色太乱……
那再乱一点呢?
比如说蜡染的冰纹?又或扎染的褶皱纹理?
乱到极致,也是一种特殊纹理啊!
到那个时候,这点颜色差别压根就不影响大局!
在下不才,大学时的色彩构成就玩儿过蜡染与扎染,有手就行!
而且那种颜色和纹理,就仿佛做旧一般,在这个年代刚好合适,一点都不张扬!
凑合着用呗,这叫啥?
民族艺术元素+蜡染或者扎染技术+现代设计。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再加前卫设计理念,那就是低调的奢华——
妥了!
“杜经理,这些我们新村都要了。”
“啊?”
“平安,这些布没法用!”娄晓娥赶紧阻拦道。
“村长,这些布料做成衣服穿出去,真的很难看。”范小野也是反对采购这些布料,可方平安仍旧很坚持。
“听我的没错的。”
方平安心里清楚,61年什么都缺,是自然灾害粮食减量最为严重的一年,棉花的产量也是一样的。
现在还有残次品可以选,再过段时间,残次品都不会有剩的。
能买到这些就已经算捡到宝了,毕竟它不要票啊。
于是,娄晓娥交了钱,出门的时候带了不少公款在身上。
这些布料比较厚实,偏向于劳保工服的那种材质,很合方平安的心意,可惜没有类似于牛仔布料,不然更加耐磨经用。
价格为3毛8分5一尺,85丈就是327.25块,不贵。
方平安直接把布料搬到了车上。
索性又让杜主任帮忙写了几个条子,去了临近的几家供销社,把库存的一些残次品都给收了。
西大街这边还好,因为艺术学子多,大家也看不上这种布料,越是临近郊区,残次品库存就越少,因为京郊的农民比较多,他们才不在意残次不残次呢,有布用就行。
所以最后一共只弄回来157丈残次品,大部分蓝灰色,少部分白布。
进院子的时候还惹来三大妈等人的惊呼——
这方傻子又犯病了,买回来几百丈残次品布料,这是要弄啥?
做抹布吗?
方平安的染色实验,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