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买东西买吃的就不必出门了,多好!真羡慕你们啊,能跟方村长这样的能人住一个院子!”
“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阎埠贵脸皮子抽了抽,什么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就吃过他们新村两次饭而已。
不过——这房子,归新村所有了,不是租的,而是直接归他们了?
凭什么啊?
他新村怎么越来越大了?
然后阎埠贵就赶紧着急忙慌地进去传达消息去了。
这边雷师傅还是照样干着,和新村里一样,地下室一层做库房,地面一层做门面,小二楼做办公或者住宅,天台还可以晒晒被子种种菜什么的,就是新村里的那种标准小二楼。
原本外院从左到右为,过道,再是6(传话电话间),第4间正对着垂花门,从外院进到前院是从过道绕过去的,平白浪费了不少的空间。
不过那也是老一辈建筑方面的规矩,但方平安可不管这些,过道直接挪到正中间来,就是第4间的位置,直愣愣的对着垂花门。
这样一来,左右走道的空地,就可以全部收入囊中。
原本外院一间倒座房是宽3米深4.2米,面积12.6平。
而现在这么一改,却变成了宽3米深8米,面积24平,上下三层加一个阳台啊!
平安新村又双叒叕多了房子!
凭什么啊!
他们反对也没用,过道给他们留好了,过道上面没有建屋子,到时候会做一个金属的横架挂供销社的牌子,相当于是左右两栋房子,中间支起一个牌匾而已。一楼二楼的外立面瓦檐和四合院的风格一样,也不冲突,有雷师傅在这,尽量做到了风格统一。
左边卖衣服、鱼饲料、菌菇包、十三香等等、右边那一栋卖包子馒头、腊味、土豆粉、酱板鸭烧鸡什么的,相当于是早点和熟食铺子。
至于说合不合理什么的暂且不管,先把房子建好,再试运营看看。
而至于说新村,这次上面同意了,让他们在临街面的位置重新开了一个门,方便送货进出。
而这小三层也继续延伸过去,相当95-1号院和95号院都一样,南面(外院这个方向)清一色统一的小三层,中间都有一个过道大门,非常统一!
反正方平安和新村有钱,这一点消耗还是付得起的,钱不够怎么办?
那仓库里的腊肉顶,工人师傅们还更加高兴一些。
干活的时候王主任和程主任都过来现场看了看,跟方平安聊了聊。
程主任都不知道怎么形容方平安的行为——
“咱们四九城的地铁都因为自然灾害停工了,你新村却在大搞基建——我都不知道是要夸你厉害还是要说你败家了……”
方平安却一脸的无所谓:“没事…肉不够我去东北打猎…种地的话每年两季…加起来两万斤左右没有问题。”
“钱的话村里加我自己一起差不多还有三四万…搞这些建设是没有问题的。”
“雷师傅带着这些工人能在我这儿赚钱养家…这里面有不少的劳务派遣人员吧?”
“等房子做好商铺入住…又能解决20多名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作…那就是20多个家庭啊。”
“附近的居民又可以在这里购买物资…解决生活物资短缺的问题……”
“吃饱喝足了他们干活又有劲儿了…有劲儿干活赚钱再来消费。”
“物资…RM币都在流通…流通起来这一片儿就有活力了。”方平安看着忙忙碌碌的人们欣慰的点了点头,得忙起来。
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忙起来找食吃,都把物资钱财留在家里不用,那就更加死气沉沉了。
程主任想了想,问了问方平安:“你还懂经济?”
懂经济?
方平安懂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