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见安书余如此识趣,不免对安家的印象好了几分。
之前为安家说话,有一部分是因着杨大夫的关系,连带着安家也算是和他们杨家有几分亲厚。
如今见安书余行事颇有章法,不免心生欣赏之意。
这年轻人实在不错!
以后村里遇着事,也可以找他商量商量。
两口子看着就都是出身不凡,见识的东西肯定比他这一辈子待在桃李村的老头子多。
之前安家一直偏安一隅,也不和村里人打交道。只跟杨大夫有些来往,导致村里人都和安家不怎么熟悉。
不然安家这遇到困难,连吃的米都要借别人家的情况,作为村长肯定是要出面,向大家募捐一些粮食,帮助安家度过难关。
只是之前安家一直不和村里人接触,村长也不好意思上门去问人家需不需要帮助。
再加上他家离群而居,村里人也不一定乐意给他家捐粮食。
这次的野猪事件倒是一个机会,可以将安家彻底融入他们桃李村的契机。
等安家的把猪肉给村里人分完,跟村里人打好关系之后,他得再寻摸个机会,重新号召一下村民们一起开个会。
一方面,让安家人知道他们桃李村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督促他们要积极融入村里的生活。
另一方面,也是让大家知道知道安家的困难,给安家募捐些粮食,帮帮他们。
安书余丝毫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几句发言,让村长看入了眼,即将要强行把他们拉入桃李村互帮互助大家庭!
其实之前也并非安家故意特立独行,实在是刚来到桃李村的第一年,忙着给媳妇安胎,没空和村里人社交。
后面忙着带娃,几乎都没怎么出过家门。
再加上村里人基本房子都在村东头,安家的房子是在村西头。
这边住着的就只有王家的,和其他村里人基本都见不上面,其他村里人也基本不会往村西头来。
再之后,村里谣传晚晚是灾星。
那件事虽然在杨大夫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但还是在安书余心中埋下了刺,也就不太乐意和村里人交往。
就这样,即便安家已经在桃李村安家了六七年,依旧是桃李村的外人。
和安家来往的,只有王家和杨大夫家。
王家是之前和主家闹分家,主家不肯给他们分房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