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就将寒天肃视作自己的亲子。
也很是感激安家为他带来的这个孩子,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对安家念念不忘的原因。
为了满足老人家最后的心愿,寒天肃连夜出去找了媒婆,并将自己家里的情况一一说明。
只要求了一点,希望对方能够同意尽快完婚。
媒婆也很是尽心尽力,很快便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张秀才家的闺女,知书达理、温柔大方。
只因着前几年为亡母守孝三年,才耽误了婚期。
媒婆和张秀才一通气,双方便达成了一致意见。
张秀才也希望早日将闺女嫁出去。
只有闺女嫁出去了,他才好找下一个可心的美人进家门啊。
不然自家闺女知道又要说教自己个不停了。
婚礼很快,双方家境都很殷实。
虽说婚事仓促了些,但礼节上的东西一点都不含糊。
婚礼当天,寒老爹就如同回光返照一般,高高兴兴地起了床。
坐在高堂之上,看着面前的新人,满面红光。
当天夜里,寒老爹就走了。
走的时候,面带笑容。
寒天肃哭得很大声,他世上唯一的亲人,走了。
新婚妻子初为新妇,就操办丧事是一件很大的考验。
可张娘子一个人操办的漂漂亮亮,周围的邻居都夸寒天肃娶了个好娘子。
寒老爹的丧事过后,原本他们的日子就应该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下去。
可这一切,被安书余的一封信打破了。
……
日子一天天过去,杨大夫的开学之日马上要来了。
经过杨大夫和孩子爹的激烈讨论,教学地点放在安家的院子里。
为啥这也要激烈讨论呢?
孩子爹安书余的意见是,私塾不都是在先生家开的吗?
这不是自古以来的惯例吗?
至于刮风下雨天气不好,那也要克服啊!只要不是极度恶劣天气,该上学的就得上学。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
再说了,杨大夫本来年纪就大了,现在都往六十岁奔了。
万一雨天路滑一个跟头,那可就要了命了。
轻则鼻青脸肿,重则半身不遂,还可能一命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