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秀秀的是新青年日报资历深厚的老前辈黄新华,他曾多次以战地记者的身份,携带重要情报转移,和给牺牲的战士们拍照片、带回一封家书。
他拿着报社给出的手稿,看着上面的内容,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
但这时已经开播,进程已经到了问答这一块,容不得他再换手稿。
他只能硬着头皮道:“程秀秀同志,我们很好奇,你是怎么知道关于国外人文风景的?”
秀秀挑了挑眉,这问题里面显然有坑,但她有恃无恐。
“我是京城大学外语系的新生,为了这次的外访活动做了很多功课,特地跑去图书馆找的资料,然后临时抱佛脚,一心想着怎样给外访团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所以才会谈论到国外的人文风景。”
“但我也没有肉眼看过,只是在字里行间去自我脑补,除了能让外访团高兴外,还能丰富自己的眼界,仅此而已。”
她强调自己没有亲眼看过那样的风景,没有崇洋媚外,只是为了这次的外访行动煞费苦心,你要是往我头上盖帽子,就等于不认可这次的外访活动。
见秀秀回答没有太大的问题,黄新华才松了一口气,继续问道:“你是怎么想到时装秀这种形式,和买断这种方式进行创汇的?”
得,又一个坑。
这是想把她往右边那条路赶啊?
秀秀没有思考太久,很快就反应过来。
“国外在三十年代就已经有时装秀了,不仅如此,咱们国家早在民国时期,也有不少时装店会开时装秀吸引客户来消费,我也不过随了大流。”
“至于买断,完全是M国的安德森先生提出的方式,在他看来,模仿是人类的天性,只有自己占据了首位,并且把那样东西打上属于自己的烙印,那么只有他自己是正品,其他的模仿者都是赝品。”
“他也说,在国外很多奢侈品店走的就是这样的方式,为自己打上标签,就比如传承百年的品牌,全聚德的烤鸭、福禄寿和和平菓局的点心,也是一样的道理。”
众所周知,安德森是M国的商人,他知道买断、品牌这种方式是正常到在正常的事,他在签约的时候也和财务部的人提及过,完全不是她提出来的,所以别想把锅盖她头上。
听到秀秀的回答,黄新华的心放进了肚子里,后面几个要给秀秀定罪的问题已经不攻自破,没有必要再看费时间了。
黄新华把手稿随意地搁置到一边:“那程秀秀同志,有没有想对广大人民群众说的话?”
秀秀想了想当初自己的毕业感言。
首先感谢大先生和领导们的重视,给予了她们莫大的动力。
其次是制衣厂的领导和工人们,同行的随行翻译们为此行的尽职尽责付出。
最后再希望大家一起为国家做贡献,哪怕是流水线上多一个元件,田地里多一根秧苗,都是大家的贡献,也希望大家不要停止学习和进步的脚步,只有不断学习,才有不断进步,感谢大家的收听!
念完后,收录室响起一阵掌声。
秀秀为自己的口才点赞,吃饭的本事还没忘。
广播采访在各个厂子、学校、街道的喇叭上放着、回荡着。
从此以后,华国就多了一句名言。
只有不断学习,才有不断进步—程秀秀。
——————
题外话:妹宝最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