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爷瘫倒在地,张远迅速点了他的穴道,防止他耍花招。
卢婉劫后余生,紧紧抱着张远,心有余悸。
赵捕头指挥着衙役,将黑衣人悉数拿下,现场一片狼藉,却也大快人心。
盐案告破,刘运司和严盐商伏法,百姓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张远的名字传遍大街小巷,成了百姓心中的大英雄。
然而,张远却丝毫没有放松警惕。
他知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严盐商和刘运司的党羽众多,难保不会有人狗急跳墙,伺机报复,更重要的是,盐政的顽疾积重难返,要想根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婉儿,你先回府休息,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张远轻抚着卢婉的秀发,柔声说道。
卢婉虽然担心,但也知道张远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乖巧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张远回到衙门,立刻召集了所有参与盐案的官员和衙役,开始重新梳理盐政的每一个环节,从盐的生产到运输,从销售到征税,事无巨细,他都亲自过问。
他深知,只有彻底堵住所有的漏洞,才能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几天过去了,张远几乎不眠不休,终于将所有盐政事务梳理了一遍。
他发现,一些之前与刘运司和严盐商有勾结的小盐商,虽然表面上服服帖帖,但暗地里却小动作不断,试图恢复旧的贪腐模式。
他们像一群狡猾的老鼠,在阴暗的角落里偷偷摸摸地活动,妄图卷土重来。
“看来,这场战斗还远没有结束啊……”张远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既然你们贼心不死,那就别怪我手下无情了!”他拿起一份账册,指着上面一串数字,对身边的师爷说道:“你去查一下这几个盐商,看看他们最近的交易记录,尤其是和外地的交易,重点查!”
师爷领命而去,张远则继续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卷宗之中。
夜深了,衙门里依然灯火通明,张远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拿起桌上的茶盏,却发现茶水已经凉透。
他正要起身去换一杯热茶,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衙役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大人,不好了!码头上……”
衙役上气不接下气,“大人,不好了!码头上……码头上出事了!”
张远眼神一凛,“慢慢说,发生了什么?”
衙役咽了口唾沫,“码头上……好多百姓在闹事,说……说大人的新政策断了他们的活路!”
张远眉头紧锁,新政策损害百姓利益?
这怎么可能!
他推行的改革,明明是为了杜绝贪腐,让利于民,怎么会引起百姓的反抗?
难道其中有什么误会?
或者……
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
“走,去码头!”张远立刻起身,带着一队衙役赶往码头。
夜色下的码头,火把通明,人声鼎沸。
数百名百姓聚集在一起,情绪激动,高喊着口号,抗议张远的新政策。
“张远,你个狗官!还我活路!”
“新政策害人不浅,我们没法活了!”
“打倒贪官!打倒张远!”
震耳欲聋的叫喊声,让张远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他努力维持秩序,高声喊道:“乡亲们,静一静!我是张远,你们有什么冤屈尽管跟我说,我会为你们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