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世人眼中的悍将、名将,都清楚一点,在当今天子手下做事。
最重要的就是端正态度,忠诚是第一位,勇武是第二位。
切莫本末倒置,丧失了一颗忠诚的心。
谁能想到天子悄然派来辽东的人,短短一年就掌握了祖家军。
所有大明的军队,实际上从来都不在主将主帅手中掌握, 一直都在天子掌控之中。
如果不是这一次要一并解决辽东毒瘤。
只怕没有人会想到,天子一道旨意,便轻而易举地完成。
大明天下都是天子棋盘上的棋子。
谁都跳不出天子的棋盘,只能按照天子的意志去做,方能实现人生自我价值。
没有看透这点,那等待他的便是死亡或人死族灭。
祖大寿等一系的辽东将领便是典型例子。
总以为天子不会把他们怎样?
便是知道了他们的行为,照样装作不知道。
远在山海关的朱由校,接到青龙的飞鸽传书。
看着上面的信息,朱由校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屑。
“朕还以为祖家有多厉害,原来不过如此。”
周延儒道:“那是陛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朱由校不由笑道:“不是朕厉害,是祖大寿忽略了底层士兵。”
“他们以为只要掌握中高层将领,便能实现掌握所有兵权。”
“殊不知,所有部队,都是有底层作为根本力量。”
“底层军官尤为重要。”
黄立极道:“陛下所言甚是,倘非祖大寿苛责底层士兵,只培养亲军。”
“其解决祖家军不会这般容易,必然会流血牺牲。”
辽东军除了亲军会听从祖大寿的调遣外,其余的士兵根本不会。
他们并没有得到祖大寿任何恩遇。
祖大寿从朝廷骗取的军费,实际上都花费在拉拢中高层将领身上或培养亲兵。
从未在意士兵的死活。
喝兵血,更是辽东军乃至大明其他非新军将领习惯操作。
都习惯喝冰血吃空饷。
其后果出来了,朝廷轻易就掌控了辽东军 ………
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士兵在这一年来,经过朱由校派来的基层军官训练下,战斗力很强。
诡异的是,祖大寿等高层竟然不知道?
这类投机倒把分子不死谁死啊 ……
周延儒和黄立极是朱由校御驾亲征的臣子,帮助天子处理各类紧要国事。
尤其周延儒的表现很出色,这点黄立极心里很不舒服。
这是个劲敌。
不能让周延儒后来居上,必须展示自己的能力出来。
朱由校非常满意两人的竞争性,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老黄需要压力,才能爆发出来他的能力,免得滑不溜秋的,不是他想要的臣子。
“大凌河堡现在稳了,可以让老奴儿吃一波大礼包。”
“遵化之战,朕宰了他七八个儿子。”
“大凌河堡这一波关门打狗,想来不会低于四五个奴儿要宰掉。”
“看着老奴儿气得吐血的样子,朕心里就是开心。”
黄立极附和道:“是啊,袁都司玩了把关门打狗。”
“想来赵将军和满桂将军也不会让陛下失望。”
“定能完美完成任务。”
大凌河堡的关门打狗是开场戏,那完颜的闪电战和歼灭战便是关键一环。
是这场战争的关键一环。
唯有灭了完颜,大明才能实现歼灭后金有生力量的战略目的。
这一战,朱由校并没有准备彻底灭了后金,而是以消灭后金有生力量为主。
说白了,大明新组建的御林军,还没有达到要求,机动力量规模不足。
无法实现一口气歼灭后金,打残大辽的实力。
大明现在是越打越强,而后金和辽国是越打越弱。
他们的国力都消耗不起持久战。
大明玩得起,现在大明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时间拖得越久,对大明越有利。
有点见识的人,都已经看到大明在复兴了。
大明的吏治已经得到了遏制,乃至出现了清明之盛景。
可以说,大明已经脱离危险期,转为休养期。
倘非后金和辽国不安分,逼的天子全力以赴地出击,只怕大明复兴速度会更快.
按照九州国事方面的决议,都是经过慎之又慎方才做出决定。
哪像朱由校,自己直接拍板,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根本不考虑臣子的态度。
倘君臣意见相左,以天子的意见为准。
这就是现在大明格局,天子已完全掌握兵权和财权。
整个大明内阁内廷都成了天子一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