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个大章,祝读者冬至快乐)
方同第二天上班后,坐在办公室看报纸,报纸上也是分析国企改革的出路。
其实方同十分清楚,国企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
目前国企的状况,内部思维僵化,腐败横生,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成本高高居不下。
外部面临市场挑战,外资围堵,已经严重制约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
从报纸上已经看出了,整个国营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
山雨欲来,愁云密布。不知道有多少企业会倒下,有多少家庭会无米下锅。
在这巨大的历史转折点上,方同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方科长,下班了。”
门外传出了财务室出纳林果果的声音。方同也被声音惊醒。
“好的林出纳,马上下班。”
方同把办公桌清理了一下,将桌子上的报纸文件清理干净。
胡海波是肥市第一无线电厂的工人,在厂里工作了十二年,担任了七年班组长。
参加了多次国家星火计划,并且独立研发成功了单晶三极管,因此也获得了省青年科技进步奖,获得了多年先进工作者称号。
胡海波是家里的老大,初中毕业就当了知青。
从小在城里长大,对种地完全不懂,下乡当知青几年,由于表现一般,不咋受生产队重视。
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下放蹲牛棚的严立业教授。
严教授是个乐观的人,是海外归来的微电子技术博士。
和别的学者不一样的是,他十分喜欢体育运动,身体倍棒。
近五十岁的人,身体素质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在一次上山拣柴的时候救了摔伤的胡海波。
两人认识后,胡海波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当知青的胡海波,也是一穷二白的,想给恩人准备礼物,以他的经济能力实在是做不到。
可胡海波还是有点小聪明的,自己设计了一个老鼠笼,抓老鼠。
还别说,胡海波种地的本事不行,这抓老鼠的能力十分卓越。
在吃老鼠肉的过程中,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胡海波插队时已经是76年了,认识严教授的时候已经到了77年。
严教授挺喜欢这个忘年交,也没隐瞒自己在国外学习的经历,讲了很多学习时的趣事。
两人在困难的生活中吃着鼠肉,胡海波也对无线电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跟严教授学习了不到半年,老严同志平反了,继续回去教书育人去了。
临走前嘱咐胡海波,要抓紧时间学习,高考恢复了,争取考个中专。
胡海波的基础太差了,初中三年天天瞎跑,没学到什么知识。
还是在严教授的教导下学到了不少知识,比他中学三年学的还多。
考了两年,迎来了返城潮,胡海波跟着知青大军返城了。
由于没考上中专,刚回家的胡海波,也像众多回城知青一样,在家混吃了一年。
由于他是老大,家里也花了钱,走了关系进了第一无线电厂,当上了临时工。
他也没断了和严教授的联系,在严教授的帮助下,胡海波也拿到了很多的无线电学习资料。
边上班,边学习。胡海波也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成了正式工。
结了婚,有了宝宝,工作五年多成了班组长。
还帮助了弟弟妹妹们,俨然成了家庭的顶梁柱,也是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眼中的能人。
一夜之间,突然世界就变了!胡海波接到通知他下岗了!晴天霹雳!这个消息让胡海波一下子失去了精气神,天塌了。
他失业了,他没工作没收入了!他拿什么养家糊口?
才三十五岁,家里的顶梁柱,孩子刚上初中。
一股绝望的情绪笼罩了胡海波,他就像失去了灵魂,如行尸走肉般回到家。
坐在家中的凳子上,拿出了一支烟,用了小半盒火柴才点着了,抽着抽着,已经泪流满面。
“爸爸!”
一声清脆的声音唤醒了正在悲伤的胡海波,这是女儿胡佳琪的声音。
胡海波听到女儿的声音,没用一会儿就收敛了所有情绪。
“佳佳放学了,累不累呀?妈妈马上就下班了,稍等会儿,你先喝点水。”
胡海波的声音依旧还是像以前一样,对女儿他永远是和蔼的父亲。
女儿是他的骄傲,从小就聪明伶俐,长的和洋娃娃一样,所有的邻居,亲朋好友没有不夸的。
上学了也是表现优异,成绩保持在年级第一的位置。
女儿刚上六年级,马上就要上初中了。不
能因为自己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他就是因为吃了没上学的亏。
要是他能考上大学,他也不会一直是班组长,也不会下岗失业。
可是他的基础知识太差了,完全没有考大学的基础,时代的原因,他没有办法,只能努力工作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他工作努力,年年争当先进。
刚上班时取得了科技进步奖,年年的先进工作者。
取得成就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对孩子的爱,他要给自己的孩子打下基础,绝不能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
自己没知识没学历,也因此断了自己上进的路,女儿绝不能因为这个耽误了。
看到自己的宝贝女儿,原本颓废的心瞬间有了动力。
对!我还有女儿,我不能让女儿因为自己上不了学。
再难再苦也不能委屈了孩子,我不能在家里混吃等死。
收拾了心情的胡海波,在厨房里把剩下菜洗了,米淘了,等着媳妇儿回来做饭。
于红艳今天下班晚了,是因为街道上有一家的男人,因为下岗了。
媳妇骂了几句男人窝囊废,男人爬上单位的楼顶一跃而下。
老惨了,当场就没了,拉回家后,她媳妇儿也立刻疯了。
做为街道上的妇联干部,她是忙前忙后,好不容易安抚好那家的孩子和家里长辈,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做饭。
丈夫很能干,什么都好,就是不会做饭,多好的食材在丈夫手里,怎么做都是难以下咽。
进家门看到女儿在写作业,丈夫在厨房里把煮饭前的工作都弄好了。
本来上午工作中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消失了,家里的孩子听话,夫妻恩爱,是最舒心的地方了。
她的脸上浮现了幸福的笑容。
“妈妈!”
女儿一看见她,放下笔向她跑来,接过她肩上包,替她放在架子上。
“哎!佳佳饿了吧,妈妈马上炒菜做饭,今天单位上遇到点事儿,耽误了,让你们父女俩等急了。”
于红艳带着歉意的向丈夫和女儿说着,快速的洗手系围裙,走向锅灶开始做饭。
“妈妈,我放假了要学做饭!”
“不用你做,你好好学习,将来要考一个好大学,做饭妈妈来就行。”
女儿要学做饭,于红艳可舍不得。
自家的小闺女软软糯糯的,长的那么漂亮,和小仙女儿似的。
自己可舍不得让她做饭,而且家里就一个孩子,自己的工作虽然有时会忙一点,可每天做饭还是不耽误的。
“海波,今天工作咋样?你们单位上下岗的多吗?今天上午我就是去处理一家下岗人的事儿,才回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