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息也明白,其实大羌对于帝国强的兵团来说,根本是一根小菜,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使这个小朝庭从人间消失,但是帝国的决策者并没有这样做,就是因为匈奴的存在,大羌国的存在至少在数量上还算一国,至少在数量上大于匈奴国,再加上帝国,对于匈奴来说,在数量上就是一种威慑。
由于大羌的存在,匈奴不得不分出一部精力,一部分人力,一部分物力来防大羌,虽然大羌与匈奴之间不隔着帝国的蜂腰部,但是匈奴还是要防着大羌绕过去,抢他们土地,当然他们有胆量营养品样做,肯定有帝国身影在他们背后。
对于帝国高层这个决定,李云息还是佩服的,这些人还是想的比他们这些地方官员还是想到比较周全,考虑比较全面,不像他们这些地方实际的掌控着那样,以图一时之快痛痛快快地把大羌打了下来,但是实际上他的是弊远远大于利。
但是,对于大羌的现状来说,必须要让他们臣服于帝国,才是最正确的事,从信中可以看得出,赵充国,孟夏他们已经着手这样做了,虽然有些慢,但是至少正在做,对于这一点,李云息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两人开始选错了方向,但是两人还是意识到这一点,很快纠正这样的错误。
李云息现在关心的是大方向,至于赵充国,孟夏具体采用的是什么方法,他不关心。很快地他给这两位得力干将写了回信,大力称赞两人的做法,并且也说明发动战争对于匈奴,正在考虑之中,现在缺少就是时机。
然后唤进信使,道:“你饱餐一顿后,给你赏一坛酒,然后再辛苦一下把信关到赵充国。”
信使小心地将将军递给他的信收好,然后给将军行了礼,跟着卫兵去吃饭。
李云息将军当然也决定了这场战争要打是必然的,可是对于这样重大的事件,必须向帝国的庙堂人汇报,自己千万不能擅自作主。
李云息想完,又摊看绢,向帝国的庙堂之层写凑析:“陛下,臣向南扣首,臣……”李云息斟字酌句,将这一想法如实写进析子。
好一会儿,才写完,然后又认真地反复地看了几遍,才封上蜡,遣信使向帝国庙堂而去。李云息想了一会儿,将信又誊写了一封,然后又用蜡封上,唤来信使,道:“这封信你必须要亲自交给林尽染大人,听明白了?”
“是,将军,小的听明白了”信使恭谨地说道。
“去吧!”李云息挥了挥手道。
信使走出了帅堂。李云息目送而出。
对于林尽染,李云息有的是感激,他能在此安心地做好他的将军,总管这个重镇的一切军务而几十年都没变,这显然是林尽染在庙堂支持结果,现在这位林大人又攀上的太子殿下的高枝,就因为这个,必须要对这位林大人给于足够的尊重,朝里有人好办事吧,就是这个道理。
李云息虽然身为将军,但是他善于结交朋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还不时给这些牛鬼神蛇送上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李云息之所以这样做,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能得到足够的资源,把这个边关重镇的防务做好,这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当然经过李云息多年的耕耘,这个军事要塞也得到了很多的好处,而且办事也比较顺利,当然边防要塞也建设得非常地好,兵器,甲胄,箭簇,车马……都是总能最先得到,而且都是最好的,更重要的是士兵的军饷发放也是最及时的。所以这里的城墙是最坚固的,什么是最好的,当然也包括李云息将军的吃的,用的,住的……都是最好的,当然士兵的士气也是最高涨的。
这就是李云息的为官之道,用最小的代价办最大的事,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可是他这样的做法,但是入不了张子奇的法眼,这使李云息发愁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