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国见他们都很好奇,本来不准备说这里面的事,最后也只能无奈的说出了里面的隐情。
“唉,知青点一开始并不在这里,原来是在南边靠山的地方,不过三年前下大雨把我们住的房子冲垮了,还死了两个知青,大队长这才让我们搬到这里来。”
三年前两个知青死在了东河大队,这件事当时闹得很大,连乡里领导都被上面批评了,知青下乡后的待遇问题得到重视,不然这么好的房子哪轮得到他们?
一听居然死了人,新知青们都很震惊。
没想到居然还有性命危险。
刚才苦笑的老知青孙德这才开口。
“你们现在过来待遇可好多了,我们前几年刚来的时候,整个村子都十分排外,脏活累活全留给我们做,吃的住的也是最差的,简直不把我们当人看。”
说到这里,孙德眼睛都红了几分,明显对当时的事十分介怀。
“老孙,都过去了,别说了。快,我们都去吃饭吧,等会儿饭菜都凉了。”
刘兴国止住了孙德接下来的话,招呼众人回去吃饭。
气氛变得有几分沉重。
不过新知青们肚子都饿了,倒也没怎么在这上面纠结。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还是赶紧填饱肚子为好。
饭菜十分简单。
一锅混着玉米面的糙米饭,一盘炒青菜,一盘土豆丝。
菜里面油水少的可怜,就这两道菜还是知青点为了招待他们这些新来的知青,特意为他们做的。
平时他们都是一锅乱炖,哪有时间去做像样的饭菜。
饭菜虽然简单,不过倒也没人嫌弃,连张莉莉这个大小姐都吃的津津有味。
这时候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有人敢挑三拣四的。
轻雪算是其中的例外,他有些吃不下去,逼着自己吃了小半碗饭后就放下了筷子。
狐狸是肉食动物,哪有成天吃素的?
坐火车时盒饭里还能见到几片肉,现在真的是素到了极点。
“这位小同志这就不吃了啊,也吃的太少了,再吃点吧,不然晚上饿得慌。”
刘兴国见轻雪不吃了,劝了几句。
饭菜里油水少,多吃点才能抗饿,这都是刘兴国的经验之谈。
“刘叔,我吃饱了。”
轻雪拒绝了刘兴国的好意。
见人真的不吃了,刘兴国也不再劝了。
趁他们还在吃饭,轻雪在知青点附近逛了逛,提前熟悉一下环境。
知青点离村民们的房子比较远,平时没事的话没什么人来这边,也算清净。
知青点后面有一大片山,山高林深,人迹罕至,一眼看过去郁郁葱葱的。
轻雪打量了下距离,大概两里左右。
这片山都挺大的,山里估计少不了各种动物。
轻雪在心里打算好,以后时不时进山打点猎物,解决一下口腹之欲。
不然天天吃素,他绝对会营养不良的。
正准备回去时,轻雪突然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座茅草屋。
小小的茅草屋被隔成了两间房,一间厨房,一间卧室。
这屋子一看就不结实,风一吹过来,感觉摇摇晃晃的,随时都会塌。
仔细看了几眼,发现里面居然是有人住的。
茅草屋外撑着个竹竿,上面晾了两件打着布丁的粗布衣裳,外面围着小栅栏,栅栏里零零散散的种了些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