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被兰莓之前没有做过,但是她做过棉被,以前拍摄了一个做棉被的小视频,但是看过别人做羽绒被的视频,大概的知道怎么做。
一床2米多的被子,大概用到3-4斤的绒,想到豫市还好,冬天不会太冷,估摸着3斤就够了,西省高海拔,冬天大雪封山,可以多放点,放个5斤。
取出一袋处理好的鸭绒,把它打湿,挤干水分,拿出称药的戥子,称了3斤,数了数有56个格子,让兰泽算算平均每个格子放多少鸭绒。
“每个格子里面放26.78克,”兰泽立马回答。
“那就凑一个整数吧,我来捏,你来称。”
兰莓把打湿的鸭绒捏成一个小球,每个大概在27克左右。
兰莓准备做3床3斤的,1床5斤的。
所以捏好1床的绒团后就叫兰泽接着称出剩下的绒团。
拿起那个定制的打气筒,把它伸到被单里面,找到方格的小口,另一端把鸭绒给塞进去,在把它推到方格内。
很快1床就弄好了,把它放到一边,全部弄完后用缝纫机把开口缝上。
在后院拉了几根绳子,把做好的羽绒被放到上面去晒,夏天的太阳正毒辣,晒一天也就干了。
看了看时间见才下午3点,趁热打铁把之前裁好的衣服也给做了吧。
羽绒服就不需要这么多绒,一件成人的军大衣也才300克左右,于是又指挥着兰泽称鸭绒。
就这样俩人忙活了2-3天才把所有的羽绒用完,剩下的还做了几双鞋子。
给纪江辞的还特意做了防水,这个年代没有轻盈的防水布,便找了些做雨衣的布料缝在外面,就是鞋有点重,反正纪江辞是军人这点重量对他来说应该不是什么。
把晾晒好的被子拿竹拍子给拍蓬松了,望着院子里这些做好的羽绒被和衣服,兰莓有种满满的安全感,这个冬天不会冷了。
当时穿越过来的时候刚好是冬天,习惯了现代的空调,羽绒服的兰莓被那湿冷的天气给冻的半死,南方因地理条件问题没有火炕取暖,平时就点个小炉取暖,在外全靠一身正气。
这段时间,兰莓带着兰泽按照原来的作息上下班,但多了一个活,兰莓买了些毛线,本来想买羊绒线的但是各方打听说南方没有卖,只能买了毛线,给带去了办公室,夏天的医院基本上没什么病人,闲着没事干的时候就打毛衣。
兰莓手巧,以前还钩过微针小花,毛绒玩偶什么的,也会给自己做些蕾丝的外衫穿。
兰莓手里在钩织着的是给纪江辞的,他们那边冷的快,东西送过去差不多要1个月才能到,她得赶着大雪封山前寄到。
兰莓手速很快,慢慢的找回了当时钩织的感觉,他那边冷,所以都给织的紧密点,这样才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