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六带着三十名精挑细选的蓝袍侍卫,如同夜色中的疾风,一路躲藏潜行,终于有惊无险地抵达了被叛军控制的马府。马府内外,叛军林立,气氛紧张而压抑。
谢六深知此行任务艰巨,他迅速制定了一个潜入计划。他决定亲自带领五名身手最为矫健的侍卫,潜入马府内部,寻找马怀洛的爷爷与妻子。一旦找到他们,便派人通知外面的同伴,引开后门附近的叛军,趁机将二人偷带出来,再想办法潜回知府衙门。
夜色如墨,谢六等人借着微弱的月光,找到了一个隐秘的角落,悄无声息地潜入了马府。他们沿着阴暗的走廊,一路小心翼翼地前行,终于来到了马怀洛妻子张氏的居所。
然而,当谢六等人宰了门口站岗的叛军,冲入屋内时,却从张氏的口中得到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消息。原来,马怀洛的爷爷在叛军冲入府邸的那一刻,就已经预料到了自己可能会成为叛军劝降马怀洛的筹码。为了保护家族的荣誉和孙子的未来,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咬舌自尽。
谢六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佩与唏嘘。他深深地看了一眼躺在床榻上、面容安详的马老爷子,然后转头对张氏说道:“嫂夫人,请节哀。我们现在必须尽快离开这里,回到知府衙门去。”
张氏含泪点头,表示愿意跟随谢六等人离开。只有她一人,也没必要用到外面的人了。谢六立刻让手下两名侍卫搀扶夹带着张氏,沿着原路返回。他们一路小心翼翼,生怕惊动了叛军。
不一会儿,谢六等人就与外面的同伴汇合了。他们迅速整理了一下队伍,然后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马府。
回知府衙门的道路上,相较于谢六等人之前悄悄潜伏而来之时,如今出现的叛军数量竟然增加了一倍有余!从眼前这密密麻麻的身影可以看出,显然叛军已然彻底掌控了整座城池的防御工事,并且此时此刻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对街道的肃清行动。
尽管谢六等人一路上都保持着高度警惕,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们刚刚离开马府大约三里左右,在一条幽深僻静的小巷子里,还是不幸地遭遇了一支由足足五十人组成的巡逻队伍。刹那间,双方剑拔弩张,一场激烈的战斗瞬间爆发开来。
面对如此强敌,谢六带领其余三十名同伴毫不犹豫地将张氏紧紧护在中央。只见他们迅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均有五人之众,然后如龙出深渊一般,一次又一次地向着敌人发起冲锋。每一轮冲锋过后,这些英勇无畏的蓝袍们返回己方阵营时,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增添新的伤口,有的鲜血淋漓,有的淤青肿胀,但他们却毫无退缩之意,眼神中反而闪烁着坚毅和果敢的光芒。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支五十人的巡逻小队表现得异常沉稳冷静。他们并没有急于发动全面进攻,而是采取了一种围而不打的策略,仅仅在谢六等人冲阵之际,才会举起手中的长枪以及厚重的盾牌予以回击。很明显,这支巡逻队正在等待着其他收到信号的援军赶来会合,以便能够一举将谢六等人全部包围歼灭。正因如此,对于他们来说,此刻任何不必要的冒险和无谓的流血牺牲都是得不偿失的。
没一会儿,谢六等人虽然突到了巷子口,可是叛军却越来越多。
谢六可谓是勇冠三军,其武力值堪称绝世无双!那日他与青龙二人联手之下,即便是面对一千六百人的死士队伍,亦可将其一网打尽、杀个片甲不留。然而,军阵却绝非那些单打独斗的杀手所能相提并论的。
军阵布局精巧,错落有致,攻时如疾风骤雨,防时似铜墙铁壁,攻守之间转换自如,浑然天成。这等精妙的阵法,又岂是那些只知一味冲杀的杀手能够媲美的?谢六每一次爆发惊人战力,好不容易寻得一丝破绽,撕开一道缺口之时,便会有训练有素的小队迅速组成军阵,严丝合缝地填补上来。只见长枪如林,盾牌如山,长刀闪烁着寒光,三者相互交替,配合得天衣无缝。
此时的谢六,双手紧握那把锋利无比的苗刀,奋力挥舞起来。刀光闪烁间,竟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直逼前方敌军。但任凭他如何勇猛精进,始终难以突破眼前这固若金汤的防线。